財富不均拖累美國經濟
2014-05-20   作者:高攀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最近,法國經濟學家托馬皮克提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歐美學界引發了對貧富差距擴大的廣泛討論。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經濟學家阿蒂夫米安和阿米爾蘇菲剛剛出版的新著《債務屋》也為這一話題持續升溫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該書證實,收入和財富不平等對居民消費行為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影響。
  在這本新書中,兩位學者揭示了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也是造成本輪美國經濟復蘇緩慢的重要原因。他們將本輪房地産市場泡沫破滅與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對比發現,雖然兩次泡沫破裂均導致美國家庭財富損失約6萬億美元,但對美國經濟的衝擊程度卻不相同:樓市泡沫破滅導致美國陷入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而互聯網泡沫破滅只造成美國經濟陷入溫和衰退。
  他們發現,美國消費支出在這兩輪經濟衰退期間也有很大差異。樓市崩盤造成2007年至2009年美國零售支出下降8%;而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的2000年至2002年,美國零售支出反而增加了5%。究其原因,財富分配差異導致不同收入群體受到的衝擊不同,對消費支出的影響也不同。
  2000年時,由於股票主要由富人持有,互聯網泡沫破滅造成的財富損失也主要集中在富人,而他們當時幾乎都不負債,因此富人並未縮減消費支出。2007年時,房産是中低收入群體最主要的財産,佔其家庭財富的比例高達約80%,而且大部分又是依靠抵押貸款買房,杠桿率較高,因此樓市崩盤對中低收入群體的衝擊最大。一些房主的房産價值甚至跌至未嘗清抵押貸款總額之下,成為“負資産”,不得不大幅縮減開支來還債。而對富人來説,家庭財産主要集中在股票等金融資産,房産佔其家庭財富的比例不到20%,因此樓市崩盤對富人支出影響不大。
  宏觀經濟學家傳統上習慣忽略收入分配問題,將家庭作為一個代表性群體來研究其消費行為,但米安和蘇菲的最新著作説明,這種研究有其局限性,當家庭財富受到衝擊時,窮人比富人縮減消費支出的力度更大,對經濟復蘇的影響也更大。
  過去幾年,美國股市大幅上漲屢創新高推動美國家庭總資産凈值已回到金融危機前水平,但家庭收入中位數卻持續下滑,普通民眾並未享受到股市飆升帶來的財富效應。當民眾沒有感覺腰包鼓鼓時,自然也不會持續大手筆消費,這也是一些經濟學家擔心美國經濟短期難以強勁復蘇的重要原因,畢竟居民消費佔美國經濟總量七成。
  美國總統奧巴馬從今年年初開始也將收入不平等列為其重要政策議程,為民主黨備戰國會中期選舉爭取支持。他在過去幾個月多次強調,收入不平等已成為美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貧富差距擴大和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性減弱給美國夢帶來了根本性的威脅。
  美國知名調查公司蓋洛普今年初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4%最富有階層的全部家庭收入佔全國家庭總收入的20%,相當於54%最貧窮階層的家庭收入之和。
  一些商界領袖和政策精英也認識到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對於維護世界經濟持續復蘇的重要性。他們擔心,貧富差距擴大一方面會減少普通工薪階層消費和降低需求,另一方面會增加政府採取民粹主義措施的壓力,威脅企業的商業利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美國經濟復蘇面臨挑戰 2014-05-08
美國經濟2014年前景審慎樂觀 2014-05-06
美國經濟數據較為理想 國際金價油價小幅波動 2014-04-14
美國經濟前景如何 五大關鍵數據值得關注 2014-04-10
美國財富不均現象加劇 2013-04-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