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餘額寶的討論各種説法都有。筆者以為,大可不必將餘額寶視為洪水猛獸,餘額寶收益下降也不必大聲歡呼。人們選擇餘額寶自是有其道理。餘額寶用戶突破8100萬,這一數字説明廣大民眾對餘額寶的接受程度,6%的年化收益的確是吸引人的一大利器,但是餘額寶真正能吸引如此多的用戶,其主要原因是其門檻低、操作簡便。試問有多少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能夠動輒用5萬去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更遑論各種理財産品諸多的條款讓人頭暈。何況有多少普通大眾能夠有專業的知識進行理財,又豈能天天研究股市、經濟。所以餘額寶這一簡單便捷的理財方式成為資金有限、精力不足而又沒有多少理財知識的民眾的選擇。 餘額寶開啟了貨幣基金聯姻互聯網之路,數千萬人利用貨幣基金打理閒散資金,這一創舉改變了人們管理現金的方式,其意義可謂深遠。眾所周知,貨幣基金6%的年化收益是不可能維持的,如今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跌破6%,可謂在意料之中。在餘額寶的帶領之下,各家銀行也紛紛推出了類似的理財産品。各類“寶”的出現促進了傳統金融體系和模式的改革,推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市場化的結果是調整存款利率,使存款利率趨於合理。良性競爭將使餘額寶類的理財方式逐漸規避風險,收益合理,才能走得更長久。因此作為中小投資者,我們歡迎銀行與餘額寶進行合理競爭,讓市場引導餘額寶們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