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終於塵埃落定。據分析,阿里巴巴集團的籌資額最終將在150億-200億美元之間。
上市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説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阿里紐約上市以後可以通過股市面向全球募集股本金,可以給全球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上市後意味着公司內部治理更加科學完善、更加法制化,在全球市場聲譽信用度、認可認同度將會昇華到一個新的階段。但是,在發達體金融市場上市並不只意味着圈到大筆資金,它還意味着對公司要求更高了,來自外部約束和監督更嚴、更多了。法律、投資者、媒體以及做空者構成的全方位監督使得公司稍有不慎就會身敗名裂,多年積累的信譽信用毀於一旦,股價也將一瀉千里,甚至瀕臨退市風險。
就網購來説,淘寶、天貓等平台上存在的網購假冒偽劣商品不時出現,特別是套牌、克隆仿製知名品牌的商標權、知識産權等方面的問題,備受美國生産企業的詬病和監管部門的關注,此前,阿里在美國曾經有過類似的法律糾紛。可以説,商標侵權和知識産權的法律糾紛是阿里在法制體系完備的美國上市面臨的最大挑戰。同時,阿里金融雖然在中國風生水起,但是在美國認可度很低。這對於阿里來説也是一個不小挑戰。
值得欣慰的是,馬雲對此有着清醒的認識。他在給公司員工信中説,上市不是目標,它是我們實現自己使命的一個重要手段。但阿里人要清醒地認識到資本市場巨大利益誘惑背後有着無比巨大的無情和壓力。只有很少數的傑出企業能夠在資本市場持久馳騁。阿里巴巴這次在國際資本市場必將會因為規模、期待值、國界意識、文化衝突、區域政經等問題遭遇空前的挑戰和壓力。
從阿里招股書中的股權結構,再結合馬雲這番話,筆者覺得馬雲也許不一定想阿里很快上市吧。招股書披露的股權結構是,日本軟銀集團持股比例為34.4%,雅虎持股比例為22.6%,馬雲持股比例僅為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為3.6%。軟銀、雅虎近年來盡顯頹勢,最大的價值就是阿里巴巴的股權。對軟銀來説,阿里巴巴此次上市直接關係到軟銀的價值,對雅虎來説也是如此。雅虎和軟銀應該比馬雲更急於讓阿里上市。資本市場必須由資本説話,這也許就是馬雲信中所説的“無比巨大的無情和壓力”吧。結合阿里自己的合夥人制度來看,上市未必是錦上添花。這也使得我們想起中國在世界上能夠叫得響的另一家公司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先生死活不上市的原因。
既然上市了就要坦然面對今後的挑戰,馬雲貌似已經做好了應對挑戰的思想準備。上市後更要去幫助客戶、支持員工、守護股東利益;要嚴格遵守證券監管法規;要真實、陽光、透明地做好信息特別是財報披露,把一個真實完整、陽光的優質公司奉獻給投資者。最重要的是要繼續做好平台、雲計算和挖掘大數據商業價值,進一步拓展阿里金融業務,以公司的高業績和高成長性來成就員工、回報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