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滬港通時代的策略會
2014-04-30   作者:記者 游蕓蕓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美國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的投資經理在會議現場介紹公司情況之後,便視頻連線公司總部的投資主管,與台下近300名中國機構投資人互動交流與公司相關問題——這是日前國信證券研究所舉辦的一場港股美股投資策略會上的一幕。一位來自公募基金的投資經理感嘆道,海外機構對投資者關係的重視可見一斑。

  這場策略會的召開時機很有意思。策略會對外發布召集令的第二天,滬港通消息出爐。搭載着滬港通春風,深圳策略會的參與人數接近300人,超過預期人數近50%;另一場北京互聯網、新能源海外上市企業策略會中,參會人員接近500人,顯示投資人對海外中資公司的極大熱情。

  筆者發現,以醫藥保健企業為主的策略會除吸引深圳本地公募基金外,華夏、嘉實也派出了研究人士,並不乏重陽、景林資産、尚誠和東方港灣等大牌私募機構身影。此外中再資産、新希望等産業基金以及券商自營和資管投研人士也紛至沓來。

  中國動物保健品的一位行業人士路演時説:“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受寵若驚了。”旁邊一位基金經理插話道,“A股公司已經被投資人寵壞了。”會後該公司技術總監被多家機構投資人團團圍住,在食品安全成為公眾最熱話題的當下,動物疫苗市場前景引人關注。

  英語、夾雜着英語的香港普通話並未成為交流障礙,也絲毫不減國內投資人對海外上市公司的溝通熱情。一位來自公募基金的研究員一連6個問題追問香港一家醫藥企業拳頭産品的銷售比例、銷售額以及銷售展望等。

  大成基金的一位研究員説,多了解海外醫藥企業的生産情況,對判斷A股上市企業具有重要作用,“公司海外部投資企業,加之滬港通後港股企業會納入我們的研究範圍,現在就要開始積極準備”。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稱,中國一批一流企業選擇海外上市,“如今市場開放了,為什麼不看一流企業要投國內的二流企業”?

  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熱情持續不減。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15家企業在境外上市,融資額合計27.26億美元,主要分佈於中國香港、德國和美國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美股市場有望在今年迎來聲勢浩大的新一輪中國股融資潮。

  隨着新浪微博赴美上市,加上阿里、京東心向美國市場,互聯網三巨頭無一留在A股市場。除此之外,網易、搜狐、噹噹網、優酷土豆……國內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均已在海外或籌備海外上市。加之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海外上市,海外優秀的中國投資標的選擇較多。

  一位陽光私募投資人私下&&,近期他四處尋找港股的路演會,“過去如果沒有特別的關係,了解境外上市企業的途徑非常有限,券商策略會今後將越來越多,極大增強了調研便利性”。

  深圳當地一家公募基金投資經理則指出,滬港通對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業務形成較大壓力。過去大部分投資人投資海外市場只能通過QDII渠道,“投資者選擇範圍不多,你投得不好投資人大不了贖回;今後他們不但自己可以投,而且選擇餘地更廣闊,這要求機構對海外公司的研究更深入和細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滬港通細則凸顯制度成本最小化 2014-04-30
滬港通兩地市場各使用本地規則 權利義務對稱 2014-04-29
滬港通利好料超預期 2014-04-24
滬港通給券商提升業務帶來的新契機 2014-04-23
麥樸思:“滬港通”包含非常大的投資機遇 2014-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