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山海”到食鹽專營許可證
2014-04-22   作者:韓哲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昨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廢止《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被解讀為審批權力下放,但無關食鹽專賣的破局。

  雖是如此,吹皺一池春水,也是極好的。

  鹽業改革,延宕多年。食鹽專賣,竟可追溯至春秋。管仲向齊桓公提出“官山海”,即專營山海資源,主要對鹽實行國營,利出一孔。管仲粗算,齊國據此一年可獲6000萬錢。從此,官鹽制度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的不二選擇。及至漢武,在桑弘羊的建議下,實施鹽鐵酒專營,大規模地與民爭利。漢武之後,舉行了著名的鹽鐵會議,廢除鐵酒專營,部分放鬆鹽業專營。這種松弛狀態一直維持到唐朝安史之亂,此後食鹽專賣再度強化。有“官鹽”就有私鹽,這也是與經濟學規律相吻合的。凡有管制的地方必然存在走私和黑市。而那些寫入章回演義的著名私鹽販子,也成為影響中國歷史的吊詭人物。唐朝強化食鹽專營,結果被私鹽販子黃巢攻破長安,一如大量裁撤驛站的明朝,最後被下崗驛卒李自成抄了老家。

  在中國古代,囿於生産力的不發達,食鹽既是必需品,也是稀缺品,食鹽專營,政府可獲得巨大的財政收入,所謂天下之賦,鹽利居半。而長期將“重本抑末”奉為國策的各朝各代,藉&食鹽專賣打擊“土豪”和工商階層,也是題中之義。

  今時不同往日。食鹽還是必需品,但不再是稀缺品。食鹽的産量巨大,大到對國家財政的貢獻率不足一毛。然而食鹽仍是我們進行專賣的兩種商品之一,另一個是煙草。食鹽曾與各種糧油副食一道,都是憑票供應,仍得不到滿足。後來,各種糧油副食都放開了,交給了市場,供應充足,皆大歡喜。食鹽仍被專賣制度供養着。國營加專營,價格高,質量差,效率低,從古至今,自西向東,沒有一個例子不是如此。

  事實上,任何一種必需品,滿足需求的可靠途徑就是交給市場。從計劃經濟時代走來的我們,對此應該深有體會。糧食交給市場,市場就養活了我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在其名著《貧困與饑荒》中指出,饑荒不是因為沒有食物,而是無法獲得食物。饑荒是因為獲取食物的權利失敗造成的。貧困其實就是一種權利的失敗。食鹽專賣,就是不把食鹽的生産和銷售權利交給市場,造成資源的浪費。而這些被浪費的資源,原本是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好。

  食鹽專賣2500多年的歷史何時終結,據媒體報道,最快也要到2016年。這一肇始於封建,綿延整個帝制時期,直至連闖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道關口的“古董制度”,已無力紓解財政困難,更是與市場精神格格不入。這一精神,我們甚至不用去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早在2000多年前,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已有類似表述,政府對待民間商業活動,“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廢止 2014-04-21
山東鹽務局:保證市場供應 盡快平抑食鹽搶購風 2011-03-21
商務部:搶購食鹽現象平息 2011-03-21
商務部監測顯示食鹽市場秩序恢復正常 2011-03-21
商務部:搶購食鹽現象已平息 2011-03-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