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産證券化産品流動性亟待提高
2014-04-14   作者:王躍(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步入2014後,我國資産證券化業務呈明顯加快發展趨勢。據悉,由央行與銀監會主導的信貸資産證券化已啟動第三輪資産證券化發行試點,截至2014年6月底,將審批發行額度為4250億元,凈額度為4000億元左右的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而證監會主導的券商資産證券化,截至2月10日,在審項目37隻,其中,今年1月申報數量就達8隻。

  資産證券化最為重要的意義在於提高流動性,因此被看作盤活存量金融資産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在實踐中,資産證券化産品的流動性並不樂觀。

  根據中央結算公司的統計,2013年銀行間債券市場資産支持證券年末存量171.39億元,全年僅發生質押式回購交易1.5億元,年換手率低於0.01;現券交易與買斷式回購無交易記錄。相比,去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平均換手率達到7.56倍,不含質押式回購的平均換手率則達到1.66倍。證券市場的資産支持證券産品流動性也很不理想。據上交所統計,2013年末資産支持證券存有量是5.68億元,全年無交易記錄。而深交所2013年末資産支持證券存有量77.6億元,全年交易量0.5億元,換手率0.25倍。

  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的統計數據。據美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統計,2013年四季度資産證券化産品(MBS+ABS)存量10萬億美元,全年交易量83.3萬億美元,年換手率達到了8.33倍。

  由此可見,我國目前實施資産證券化的結果已經成為用幾乎不流動的證券取代了並不流動的資産,並未達到真正盤活存量資産的目的。增加證券化資産的流動性有重要意義,可以取得共贏的效果。首先,增加流動性對於原始權益人而言,可以降低資産支持證券流動性補償溢價,降低其融資成本。其次,對於投資者而言,則可以保障其投資回報的同時,進行資産風險管理或滿足資金調劑需求。再次,增加流動性才能更好地發揮資産證券化産品的金融創新功能。

  增加資産證券化的流動性可以採取幾方面着手:

  首先要制訂並頒佈《資産證券化法》。資産證券化試行多年,但至今並無配套的法律、明確的市場和交易規則、登記託管、信用體系等,另外,多頭監管需要改變,應共同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管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可借鑒韓國模式,由立法機關對資産證券化進行專門立法,確立統一的發行、上市、交易規則。

  二是要打通兩個市場。我國資産支持證券的發行與交易分為兩個市場:信貸資産證券化與資産支持票據(ABN)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與交易,證監會主導的資産證券化在交易所債券市場實現。這兩個市場中,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是法律規定的場外市場,交易所是場內市場。以前,這兩個市場是嚴格分割的,但是最近有松動的跡象。去年8月,央行提出“引導大盤優質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跨市場發行”。若能真正打通這兩個市場,使兩個市場在交易規則、産品設計、協同能力方面進一步加強,尊重發行人對發行窗口的選擇權,我國的資産證券化業務將會得到長足發展。

  三是建立與完善做市商制度。境外成熟債券市場都建立了完善的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在維持市場流動性上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銀行間市場已由主管部門確定了23家做市商,但是,一方面由於風險收益的不對等使得現有機構對做市業務並不積極,另一方面由於資産支持證券的少人問津使得機構在確定做市券種時基本上不會考慮資産支持證券。而交易所市場尚未正式推出做市商制度,目前只是在固定收益平台推出了一級交易商制度,作用類似於做市商。因此,建立與完善做市商制度,激發機構對資産支持證券做市的參與熱情,這也是管理層應該研究的課題。

  四是放寬證券化市場准入標準。我國是受嚴格金融管制的國家,監管機構的監管思路一直都以金融風險防範為最高原則,但要發展資産證券化,提高産品流動性,就必須放寬市場准入限制。放寬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放寬對金融機構市場准入門檻的限制,促使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其中,為追逐利潤而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客觀上帶來證券化創新的突飛猛進和證券化産品交易的活躍;另一方面,也放寬對客戶參與的限制,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讓他們不僅可以豐富投資品種,也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享受到更為優質廉價的金融服務。

  五是完善評級體系建設,培育並規範信用評級機構。在建立好所有的交易平台和交易機制後,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建立信用評級制度。通過第三方機構的信用評價,使得交易各方能根據産品信用等級進行交易,降低投資風險,同時也可以增加其交易量,提高産品的流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可適度引入外部競爭機制,促使評級機構提高研究主動性和業務技能,逐步建立適應中國證券化操作的信用評級規則與體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書摘]全球資産證券化43年演繹路徑 2014-04-11
[書摘]向未來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致敬 2014-04-11
《資産證券化:變革中國金融模式》 2014-04-11
資産證券化推動金融改革進程 2014-04-11
券商資産證券化規則近期發布 2014-03-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