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關注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簡稱“滬港通”)一事,終於在昨日獲批。
根據聯合公告,上交所與港交所將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公告還&&,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人民幣。聯合公告指定的滬股通股票範圍是上證180與上證380的成分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受此影響,昨天滬市A+H股出現大漲行情。
“滬港通”的開通,對於中國股市來説是一件大事。它是中國股市改革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這也意味着A股市場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滬港通”來投資港股了,港股直通車以“滬港通”的方式得以實現。而且“滬港通”是一種“互通”,港股直通車只是一種單向運行。因此“滬港通”的設置顯得更加合理。在“滬港通”開通之後,內地與香港的投資者都將多一條投資渠道。
不過,鋻於“滬港通”較之於“深港通”率先推出,這其中的用意路人皆知。上交所希望通過“滬港通”來提振其藍籌股市場的意圖甚是明顯。
但“滬港通”並不是滬市的救世主。雖然“滬港通”通了,國內投資者投資港股是可以預料的,但香港投資者是否會投資滬市卻是一個很大的懸念,畢竟香港投資者對滬市並不太了解。香港投資者最有可能投資的是A+H股,但截至昨天,在滬市68隻A+H股中,只有23隻是折價交易的。可以相信等到6個月後“滬港通”正式推出,恐怕一隻折價交易的股票也難找了。滬市A+H股以及藍籌股較之於港股來説難有價格優勢可言。
不僅如此,香港的交易制度明顯優於A股市場,比如T+0交易,股票交易並無漲跌幅限制。而且不論是香港股市的運作,還是香港上市公司的運作都比A股市場規範。甚至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香港也遠優於A股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投資者又如何會大量投資A股市場呢?
所以,儘管滬股通的總額度是30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人民幣,但這更多只是畫餅,每天投向滬市的金額將非常有限。“滬港通”不排除變成港股直通車的可能,最終表現為A股市場資金流向香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