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向已成當下經濟變數“風暴眼”
2014-04-08   作者:溫建寧(上海金融學院統計係副教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即使一季度經濟數據很不理想,今年資金供給相對偏緊的情況也不會太放鬆,這是政策和市場磨合很久達成的共識。所有決策追求的重點,只能跟着資金使用效率走,而不是跟着資金使用規模走。這個政策的宏觀基調和大前提,決定了今年利率和匯率的走勢。如果説推動優先股改革,給資本市場添了一把柴,那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國六條”,則給資本市場添了一捆柴,現在促成資本市場變數的,就缺某個標誌性事件了。這大半是改變資金流向的事件。

  剛過去的一季度,市場出現了不少變數,經濟變數也不少。所有變數,都有一個明確的“風暴眼”,核心的“變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涉及經濟,是宏觀經濟之變,經濟下行逼近政策底線;另一個涉及市場,是主體市場之變,由房地産向資本市場變異。

  要説變數的集中指向,那就是“金錢的流向”這個“風暴眼”。貨幣就像流動的水,總能發現價值洼地,並向洼地運動來配置資金資源。也就是説,貨幣收縮的過程,社會中資金供給減少,貨幣價值自然提升,即錢(貨幣)變得值錢了,使用貨幣的價格也需要水漲船高,即市場化的存貸款利率都應升高,金融機構最願意提高貸款利率,而市場則最願意給資金合理定價,比如餘額寶就通過“套利”方式,把人為扭曲的資金存款利率抬高了。經濟活動中資金起“潤滑劑”作用,不斷追求高收益的資金運動,當然就要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向最能提供最大利潤的地方運行了。

  資金供給是連接經濟和市場的載體,資金運動就是維繫經濟和市場效率的紐帶,這才是各種變數發生的最大根源。筆者預計,即使一季度經濟數據很不理想,今年資金供給相對偏緊的情況也不會太放鬆,因為這是政策和市場磨合很久達成的共識。對金融機構和市場的決策者來説,這就決定了所有決策追求的重點,只能跟着資金使用效率走,而不是跟着資金使用規模走,不要去幻想放鬆貨幣的資金寬鬆供應。

  這個政策的宏觀基調和大前提,決定了今年利率和匯率的走勢。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儘管四大國有銀行結成戰略同盟,暫時阻止了互聯網金融的市場衝擊,但人民幣利率上行具有市場基礎,這是四大商業銀行無法改變的,只要短期內央行不加息,貨幣基金增長的空間就依然存在,餘額寶的利率吸引力就無法消除。在利率存在上行趨勢的時候,盼望央行降準備金拯救地産,無異於大晴天做白日夢。看對外出口,人民幣匯率逆轉趨勢也很顯著,沒有必要再通過升值吸引套利的熱錢,反而很有必要以貶值來刺激出口,人民幣切換到對內升值、對外貶值的軌道,必將促進外資重新認識人民幣的信用價值,人民幣匯率波動變大只是剛剛開始,將來無論是波動的幅度和劇烈程度,都將更多由市場風險偏好來決定,銀行貨幣政策將可能降低對匯率的敏感性。所有這些重大因素,都將作用和影響資金價值,資金流向必然發生很大變化,還幻想資金市場和去年一樣,時不時地臆斷用貨幣悄然“放水”來提振經濟,很可能會犯原則性判斷和投資錯誤。

  再説宏觀經濟的變數。經濟轉型、調整經濟結構喊了多年,但因為每年的GDP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經濟增長勢頭良好,以至於經濟轉型缺乏動力,調整經濟結構缺乏積極性,經濟還是延續了鋼筋水泥的房地産老路。現在經濟下滑的嚴峻態勢,倒逼着政策下決心推動經濟轉型,並把市場對資源的決定作用,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來認識,經濟調結構一旦開啟,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能不觸及房地産的利益,而要實現經濟平穩運行,保持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在不傷及整體經濟的條件下成功轉型,資金的市場配置、流向和使用效率至關重要。

  説到經濟變數,總是包含極不平凡的資金因子。因為,資金是流水,是經濟的血液,經濟變化到哪,資金就跟隨到哪;反之,資金流動到哪,哪就是熱點。經濟悄然改變了,資金流向就會顯著變動。同樣,資金流向變化了,經濟運行就會變。這個時候,經濟運行和資金運動,既具有很強的互動性,也像一面鏡子,相互折射出對方的變數。這個時候,春江水暖鴨先知,首先感知這些變數的,是敏銳的市場人士,他們超前覺察到蛛絲馬跡,就捕捉到“地震”跡象,於無聲處聽驚雷。

  要説這种經濟變數,孕育着極不平凡的因子,一點不誇張。兩個“變局點”既勾連着房地産行業,也關聯着資本市場的運行,既決定着當前經濟走向,也決定着未來經濟變局的走向。在經濟轉型的關鍵之年,確保市場對資源起決定性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確保市場選擇的資金流動方向,這既是過去多年來所沒有過的,也是經濟順應時代趨勢,主動超越過去經濟發展的“常道”,擺脫長期慣性思維運動的束縛,放棄不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放棄房地産對經濟的綁架狀況,這既有助於全面深化改革求變,也有助於增強經濟內生驅動力,尋求能推動經濟增長的新的外部力量,這是經濟運行邁向 “非常道”的過程。

  換句話説,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社會基本主旋律,也是經濟“求變”的最大主題。很清楚,依賴要素投入的經濟發展的“常道”弊端日顯,尤其是房地産經濟已漸漸“路到盡頭”,這就決定了經濟轉型新背景下的新追求,而品質經濟增長需要獨闢蹊徑,去尋求完全不同的前行路徑,這就是由“常道”到“非常道”的變革,這將是中國經濟改革發展歷史中創新質變的進程,完全不同於過去三十餘年的經濟框架。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中出現的一些重大變化,正是經濟正在步入“非常道”的信號,經濟思維和實踐探索都需要因勢而變。

  求變,是經濟的活力之源,經濟産生變數離不開市場,而資本市場是最具有活力、最能捕捉變化信號的市場。去年底筆者在分析了2014年宏觀經濟運行趨勢時,曾估計在中國經濟下滑衝擊底線的時候,資本市場就是政策穩增長的“抓手”,目前看來這個預判正得到逐步證實,近期不但證監會適時地推出了有關優先股的一攬子改革方案,而且國務院通過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國六條”,這些措施的正面價值將隨着時間推移逐漸顯現出來。

  如果説證監會推動優先股改革,是給資本市場添了一把柴,那麼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國六條”,則是給資本市場添了一捆柴,市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此看來,現在促成資本市場變數的,就缺某個標誌性事件了。依據筆者的上述分析,這個標誌性事件,大半是改變資金流向的事件。

  也許,這種改變資金流向的金融政策已在路上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本週亞太重要經濟數據 2014-03-24
經濟數據趨好 金價小幅下跌 2014-03-18
申銀萬國:慎防周四經濟數據公布帶來衝擊 2014-03-12
[期貨氣象]經濟數據密集公布 重點關注工業數據 2014-03-07
經濟數據低迷 農産品投資成首選 2014-03-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