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雄:高速低效是中國經濟最大問題
2014-04-01   作者:記者 王曄君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此前出爐的製造業PMI、用電量、工業增加值等宏觀經濟數據一片慘澹,令業界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不無憂慮。針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北商商業研究院名譽院長黃國雄,在他看來,高速低效是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而未來擴大內需的關鍵在於發展服務業。

  中國經濟進入低速震蕩中速發展時期

  北京商報您怎麼看待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

  黃國雄:要從觀念上認識到,中國經濟已進入低速震蕩中速發展的新時期,10%以上的增長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經濟增長會有波動,但不會大起大落,更多是穩中求進。

  中國經濟能保持中高速增長,這是制度使然、體制紅利,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發揮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兩者有機結合,能夠使經濟增速高於全球平均增速3%-5%發展。

  推行定制生産嚴防産能過剩

  北京商報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黃國雄:目前我國經濟的關鍵問題不在於增速是7%還是8%,最大問題是高速低效益、有産值缺價值,需要提高商品的産銷率。目前我國商品産銷率保持在96%,而國外達到99%或98%,也就是説生産出100件商品,銷售出了96件,剩下的沒有實現其價值。

  此前市場需求增長快,産品生産出來不愁沒市場,但是經濟高增長已經不再,以前的那種按照GDP、就業、産能指標來進行生産的方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發展,還會加劇産能過剩。推行訂單、定制生産,有需才生産,這才更加符合市場規劃和當前發展需要。

  企業産品應與市場需要更加緊密結合

  北京商報既然訂單化生産是提高産銷率的關鍵,企業該怎麼做?

  黃國雄:中小企業船小好調頭,基本都是按照訂單生産,而大企業特別是一些國企、央企還按照産能指標、GDP增速、就業等來生産。大企業要進行訂單化生産,一方面需要這些企業進行改革,使體制機制更加適應市場;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可以更多地採用網上交易,比如按照B2B、B2C模式銷售,使産品生産與需要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擴內需要着手發展服務業

  北京商報政府越來越強調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您認為我國擴內需潛力在哪?

  黃國雄: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重點已經由數量向質量轉變,且對消費多層次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擴內需還要着手發展服務業,進一步發掘服務業潛力,而傳統補貼等方式的作用已變得有限。以往的補貼促消費只能提前釋放需求,並沒有創造需求,而且往往中小微企業享受不到補貼,導致濟富不濟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理性看待“唱衰”中國經濟 2014-03-31
滕泰: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在7.4%左右 2014-03-31
費琛: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 看好人民幣 2014-03-28
劉世錦:中國經濟轉入增長新常態 2014-03-25
當中國經濟步入系統性低免疫周期 2014-03-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