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造成失業怎麼辦
2014-03-31   作者:陳興傑(北京 媒體人)  來源:長江商報
分享到:
【字號

  自亞當斯密以後,自由貿易在經濟學家那裏獲得了廣泛支持。然而公眾對它支持甚少——準確説,只有認為自由貿易於己有利時,人們才會支持。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曾説過:對自由貿易的猜忌是相當誠懇的。尤其當人們認為自己“處於劣勢”,比如富國害怕窮國的廉價勞動力,窮國擔心富國工業強大。自由貿易造成失業,這是所有説法裏最深入人心的。大概所涉及的是底層無保障的人群,最能引起人們關心。

  外地商品服務太過廉價,本地無力與之競爭,這在任何國內市場都隨處可見。國際貿易的區別僅在於,落後者受了國界和關稅特殊保護才得以存在。當貿易者像跨越省村界一樣,正常和本地人做生意,失業問題才受關注。

  貿易將造成失業,這是顯而易見的。貿易的作用是促進分工,使人們專心做有優勢的事情。分工期間失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關鍵是失業之後生活能否更好。

  從受關稅和貿易保護的工作上跌落下來後,失業者去哪了?有些人會從事和本行業相關的事情,例如本地工廠倒閉,可能會有新工廠冒出來。通常情形是:新工作崗位會被創造出來。此前本地“就業機會飽合”,既有資源只能創造有限崗位,現在更廉價高效的生産方式進入,資源被用於滿足新的需求才成為可能。簡單説,鞋匠不再製鞋,但是所有人都能穿上更物美廉價的鞋子(包括鞋匠本人),鞋匠可能成了鞋店老闆,也有可能成了裁縫。如果他一無所長,可能生活會變糟,這不是競爭對手的錯,這只能怪他此前過於懶怠,轉型緩慢。自由貿易督促所有人積極進取,對市場趨勢有所警覺,而非得過且過,靠着關稅和貿易保護過日子。

  新崗位機會被創造出來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規模效應。在一個狹小市場內,很多商品和服務是無法被創造出來的。比如汽車行業,它需要大規模資本和技術投入,如果産出汽車過少,則平攤到每輛汽車的成本就會非常高。如果荷蘭人生産汽車只限於本國市場,那麼汽車價格就會高到驚人;日本人把汽車賣到全世界,結果是汽車變得物美價廉。貿易的好處是,通過擴大市場來降低成本,進而創造更多財富。當生産財富能力增強,就業機會自然就增加。

  1993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區時,一些美國人也曾憂心忡忡。當時有機構預測,工資低廉的墨西哥人將搶走美國人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墨西哥確實增加了幾百萬個就業機會,同時美國也增長了上百萬個就業崗位。尤其在自貿協定覆蓋的行業,産品增長帶來的就業增長超過了預期。相同的事情發生在中國和東盟自貿區上,越南平均每年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00萬個,緬甸每年新增就業超過15萬個,中國廣西每年有數十萬人瞄準了東盟就業市場。放大到全國,因此獲益的人數不可估量。

  自由貿易帶來的不只是生産效率提高、財富增加,它還使貿易雙方能互相倚賴理解,交流知識,形成和平友好的氛圍。從微觀上看,幾乎所有人都能從貿易中獲利——即便眼前短時間生計失敗,但是其生活成本能明顯降低,就業機會能更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自由貿易賬戶有望上半年推出 2014-03-26
歐美在布魯塞爾開啟第四輪自由貿易談判 2014-03-11
肯尼亞政府批准在蒙巴薩建立該國首個自由貿易區 2014-02-14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150問》 2014-01-29
廣東確認正在申請粵港澳自由貿易區 2014-01-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