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聯網“難産”緣於利益妥協
2014-03-19   作者:邵俊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健全城鎮住房制度”,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推進部門信息共享。2013年2月,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公開&&,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完成。逾期8個月。按照住建部原本的預想,去年6月底住房信息聯網工程將擴展到500個城市。不過“大限”已過,這一目標依然“難産”。(《新京報》)
  本該在去年6月底完成的500城市住房信息聯網不出意外地“爽約”了。這項被公眾寄予厚望的善政,竟然遭遇重重阻撓,進展緩慢,個中原因發人深省。
  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意義不容置疑。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實施差別化信貸、房産稅等稅收徵稽的必要基礎。更進一步説,其承載着房地産調控、反腐等多重功能,借助這一平台,不僅能有效監控房地産投資的資金流向、樓市銷售等情況,還能進行準確的統計分析,進而制定相關的引導措施,有助於樓市的精確調控。
  在現實中,“房叔”、“房嬸”、”房姐”不斷出現,“房多多”簡直成了一種榮耀。這些房産是通過正常手段得來的嗎?公眾對此充滿疑問。但想要得知這些人的房産情況,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國對房地産信息查詢有明確規定,非公民本人要查詢房産信息,當事人除了要提供房屋所有者的身份證原件外,還須取得所有者簽名同意的委託書。
  誠然,公民的個人隱私需要得到保護,同屬公民的官員也不例外。但應當看到,官員不同於普通百姓,由於手中掌握一定權力,面對各種誘惑,極易産生腐敗行為,在被查處的貪官中,大多數存在住房腐敗問題。眾所周知,財産信息透明是反腐的利器,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就制定財産申報、公開制度,有效遏制了腐敗現象。但在我國,官員財産公開制度實施起來卻難度頗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集團故意阻撓。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住房信息聯網推進困難的阻力,並非全是技術上的難點,而是利益、觀念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滯後的共同作用。坦白地講,利益樊籬不打破,改革就很難推進。當下我國住房市場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房地産商、地方政府、炒房者、官員等,他們希望的就是現有的房地産政策能夠繼續下去,而不願意讓住房信息聯網成為“掣肘”,而這正是阻礙善政實施的主要推手,是急需解決和遏制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中國會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住房信息聯網承諾始終難以兌現,這項善政也存在走樣、被架空的危險。有關部門不去積極應對,而是故意搪塞和拖延,損害的不僅是黨和政府的形象,還有職能部門的公信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以“幹一寸勝過説一尺”勁頭推進住房信息聯網 2014-03-18
住房信息聯網有時間表還要有路線圖 2014-03-18
住房信息聯網亟需“破題”的氣概 2014-03-18
住房信息聯網推進要回應社會期待 2014-03-18
沒想到住房信息聯網如此艱難 2014-03-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