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舊時代”與餘額寶的“新思維”
2014-02-26   作者:陳思武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最火的互聯網金融産品餘額寶“攤上大事”了。

  央視評論員鈕文新最近接連發文,炮轟餘額寶,指責它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蟲’,應該予以取締”。一語既出,滿座皆驚,一時輿論滔天。

  餘額寶方面迅速回應,在其官方長微博《記一個難忘的周末》上略帶賣萌地&&自己很無辜。一些投資餘額寶的網友也被激怒,微博、微信上到處是他們的反擊,稱取締餘額寶的建議“荒謬”、餘額寶“何罪之有”“放過這條鯰魚”……

  鈕文新後來不得不承認,自己被罵得“很慘”。

  圍繞餘額寶的這場爭論很有看點,一邊代表了銀行精英,一邊代表了大眾草根,其背後反映的是互聯網1.0與2.0時代的代際鴻溝和話語碰撞。言論攻防很熱鬧,不過卻有點失焦。

  餘額寶去年6月橫空出世時,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率、更快、更靈活的購買和贖回安排讓缺乏投資渠道的公眾大喜過望,紛紛用“錢”投票,將自己的銀行存款“搬家”到餘額寶上,短短幾個月即幫助餘額寶合作方天弘基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基金公司發展成如今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之一,資金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

  銀行一開始對餘額寶並不以為意,後來隨着存款不斷流失到餘額寶及其他類似互聯網金融産品時,卻開始暗暗心驚,如坐針氈。

  近幾日,圍繞餘額寶是否應該取締的爭論席捲網絡。其實,這場爭論的核心和關鍵在於方興未艾的利率市場化。

  餘額寶這麼火爆,背後必定有它的獨特之處,其模式已被廣泛討論過,如果説這種創新是“吸血鬼”“寄生蟲”,那麼為何連各家銀行現在也紛紛推出各自的類餘額寶基金?這在邏輯上説不通。

  中國國內銀行存款利率目前最多只能比基準利率高10%,依然受到監管當局控制,與此同時,貸款利率則全面放開,從而形成銀行廣受詬病的政策保護利差。餘額寶的逆襲無疑大大壓縮了銀行利差,正逐漸終結銀行輕鬆賺錢的“舊時代”。因此,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全面市場化勢在必行,市場倒逼改革不得不為。

  按照互聯網1.0時代的思維定式,只要監管當局下令取締餘額寶,銀行的困境可望迎刃而解,或者監管當局強行規定銀行存貸款利差不能超過某個百分比,即可逼迫銀行向實體經濟輸血。

  且慢!説好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的“決定性”作用呢?

  創新永遠跑在監管前面,監管當局決不能對創新一禁了之。市場能解決好的事,政府的手不要亂伸。監管當局要做好的分內事包括投資者教育,制定市場競爭規範,同時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産品的監管,要求“餘額寶”們在信息披露、風險控制等方面提供更透明的信息等等,其他的應交給市場解決。

  餘額寶無疑觸動了銀行的利益,也給中國金融界帶來了顛覆性的新思維,但是,面對創新,怕就怕,你永遠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達標家庭農場可在銀行間市場探索公開或私募發債融資 2014-02-26
日本三大銀行決定上調員工基本工資 19年來首次 2014-02-25
多家銀行收緊房貸 “黃金年代”或臨終結 2014-02-25
銀行存款返現潛規則變"錢規則" 2014-02-25
七銀行:慎貸房地産但並未"停貸" 2014-02-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