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樓市現象根源在於信貸收縮預期
2014-02-25   作者:馮堯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杭州某樓盤一夜降價數千元,老業主怒砸售樓部,引發市場對於樓市恐慌性看空的大討論,這種情景讓人聯想到2008年的樓市。

  然而,冷靜來看,降價樓盤區域並非杭州核心區域,成交量過去就較為清淡,且該項目屬於尾盤銷售。在房價經歷了20個月的連續上漲後,價格出現調整當屬於正常現象,以此判斷樓市熊市來臨,記者認為,並無太多説服力。

  樓市出現較大幅度降價的原因很多:城市或區域板塊庫存量大;銷售去化壓力較大;産品偏高端或有部分缺陷,遭遇銷售瓶頸;回籠資金,拿地“換倉”謀求新的發展機會等等。但上述原因只不過是個案樓盤降價的參考因素之一,而並非最根本的原因。

  真正引起市場擔心的,其實還是資金流動性收緊的預期。事實上,伴隨“杭州樓市現象”出現的,還有多家銀行全面暫停向房地産項目授信的傳言。

  傳聞不可盡信,市場上並未出現房地産開發貸全面停貸的情況,但開發貸額度緊張已成事實。此類消息儘管捕風捉影,但有風險警示意義。

  眾所周知,房企屬於資金密集型企業,沒有什麼情況比資金鏈斷裂更糟。去年6月爆出“錢荒”時,萬科A近年來股價最大單月跌幅也相應出現。在整個6月份,其股價一度下跌30%,這一市場預期的體現,充分説明了資金流動性對於房企的重要性。

  這一邏輯並不難理解,整個市場層面受到銀行信貸緊縮、“錢荒”的影響,利率上浮,銀行放款放慢,導致開發企業獲取資金的難度迅速提高。部分房企由於過去拿地用力過猛消耗資金過多,同時銷售周轉率下降,就會面臨資金面短缺的危機。

  在這種狀況下,近年萬科、招商地産、綠地集團等房企在香港買殼的案例接連出現。為何這種情況沒有在更早的時候出現?因為彼時,國內銀行並無對信貸有任何收緊計劃,市場也並無此類預期。所以眾房企也無需勞師動眾在香港搭建融資平台。

  雖然從目前狀況來看,房企資金鏈收緊只是一種市場預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政策面再次向信貸“開刀”,到那時,“杭州樓市現象”真有可能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杭州樓市打響降價第一槍 2014-02-21
高歌猛進的杭州樓市八月突遭急剎 2012-08-23
杭州樓市的"底部"已經被錯過了? 2012-08-02
杭州樓市上半年井噴 "捂盤"重出 2012-07-10
2012杭州樓市半年報 開發商逆襲 2012-07-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