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試點難 配套措施需健全
2014-02-24   作者:何旭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2014年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提出《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要按照國家統一安排,探索開展老年人住房反抵押養老保險試點。而尷尬的是,成都“以房養老第一人”鍾大爺,歷經2年“以房養老”生活,卻説自己後悔了,理由是自己的錢難支取。

  最近兩年,以房養老的呼聲很高。在政府部門,民政部將“以房養老”納入下一階段工作的引導方向之一;在民間,“以房養老”受到一部分“丁克族”的歡迎,但多數老人們則心有顧慮而反對。無論是政策響應寥寥,反對聲聲,還是嘗鮮老人的悔恨嘆息,無不折射出“以房養老”體系的政策和措施尚不完善。

  支付能力不足時如何保證養老,成為壓在銀發老人心頭的巨石。作為物權法保障的對象,目前房屋産權為70年,到期後如何處置依然是政策盲點。更重要的是,隨着調控制度的逐步完善,房子已成為價值高度不確定的財産,能否長久充當支付能力的壓桿秤,着實是個問題。

  怎樣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考驗政府和社會機構的管理能力,也是以房養老推行難的另一隻“攔路虎”。實踐中,“以房養老”機構的信用確實是個大問題。目前,我國市場上還缺少成熟、專業化的商業機構來開展這一業務,機構和客戶之間很難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加上一些地方曾出現過在和老年人正式簽約之前,機構將老人的房産提前出售,使老年人權利受損的情況,凡此種種都令不少老年人望而卻步。

  解決不好支付能力和養老服務兩大核心問題,“以房養老”終會因為政策和現實的不合腳而止步不前,而淪為看上去很美卻不接地氣的“辦公室”政策,甚至最後走了樣,成為掠奪居民財富、坑害群眾利益的事,就更得不償失了。

  目前看來,“以房養老”雖然難成為養老的主要方式,但隨着中國“未富先老”、跑步進入老年社會,可挖掘的潛力很大。改善傳統的養老模式既需要宏觀層面上的大手筆,更需要細微層面上的針線活。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密集、倉促地&&模糊政策,以房養老更加需要制定有吸收力的配套措施。從房産評估,到壽命預估,再到糾紛仲裁、風險分擔等等,都需加以嚴格而細緻的調查研究、討論驗證,讓制度具體可行、過關過硬,盡可能地堵住各種漏洞,防範各種風險。

  因此,只有配套政策措施同步跟上,使眼下的重重困難得到切實破解,以房養老才能真正成為老人們放心的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以房養老首款産品明年一月推出 被指富人游戲 2013-12-08
人民日報談澳大利亞以房養老:65%人借房産收益養老 2013-11-25
孟曉蘇:以房養老適合中國國情 或明年1季度推出 2013-11-03
以房養老不失為一個理性選擇 2013-11-01
[視窗]“以房養老”國外遇冷 2013-10-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