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亂收費該好好治理了
2014-02-21   作者:莫開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據新華社披露,截至2014年1月底,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對違規亂收費的64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實施經濟制裁總額8.25億元,其中,直接退還企業4.09億元,罰款4.16億元。

  業內人士推測,目前被查處的違規機構佔全國銀行機構的比例很低,還有更多的違規收費的銀行沒被查處。《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自2003年6月頒佈至今十年有餘,而商業銀行收費項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從300多項膨脹到了3000余項,導致社會對銀行亂收費的質疑和詬病之聲一浪高過一浪。銀行是企業,逐利是其本性,指望它們主動地、嚴格地落實《暫行辦法》,目前看來只是奢望。

  近十年來,對銀行服務收費履行監管職責的,主要為各級政府物價部門,其他部門很少介入,沒有形成立體的社會監管體系,且力量過於單薄,監管技術和手段也明顯落後,對龐大的銀行機構實施收費監管力不從心,對不少銀行巧妙、隱蔽的亂收費行為難以及時查處。

  儘管央行、銀監會成立了“金融消費者保護局”,但都屬內設機構,且基層銀監部門至今尚未成立保護消費者權益機構,一些金融消費者投訴無門。而且,銀行監管部門與商業銀行有着千絲萬縷的&&,即便查處也常常手下留情,板子舉得高放得輕,或乾脆就是走走過場。

  更為可嘆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認識誤區,總覺得銀行代表國家利益,不會對企業和民眾亂收費,對銀行收費行為過於信任,干預過少,以至“養癰遺患”,發展到今天的嚴重局勢。

  因此,遏制銀行亂收費,僅靠頒佈收費管理辦法和銀行自律遠遠不夠,首先有必要清理銀行種類繁多的收費項目,從源頭上杜絕亂收費的可能。其次,應充分吸取以往監管中的不足,建立嚴格的監督和查處機構,並引入社會監督力量,盡快發揮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作用,構建和完善全方位監管模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根治銀行亂收費需打破壟斷 2013-09-26
發改委反壟斷局許昆林:銀行亂收費致企業貸款成本超15% 2013-09-25
發改委官員:銀行亂收費致企業貸款成本上浮近兩成 2013-09-24
信用卡未使用竟信用不良 廣發銀行亂收費被起訴 2013-04-19
銀行亂收費霸王條款還能走多遠? 2012-04-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