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想辭職而不辭職的時代命題
2014-02-14   作者:王石川(江蘇 職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2014年度公務員報考人數超過130萬,除了大專、本科生,報考者中不乏研究生、博士生。被稱為“國考”的公務員考試,其受歡迎程度不言而喻,但在不少公務員眼中,這個崗位無異於“圍城”。《河南商報》記者分別對普通民眾和基層公務員做了一個調查,超六成受訪民眾羨慕公務員,六成受訪公務員稱有過辭職念頭,但最終無一人辭職。

  有辭職念頭卻不辭職,並不太讓人突兀。研究發現,即使最幸福的工作,也會有200次辭職的想法、50次撂挑子的糾結。作為理性經濟人,辭還是不辭,這是公務員的自由選擇,他人不必過多置喙。但辭職的公務員極少,而公務員熱一浪高過一浪,卻令人深思。換言之,公務員想辭職卻不辭職,不只關乎個體的利益考量,還與突出的時代命題有關。

  一項名為“您如何看待‘公務員熱’”的調查結果顯示,79.3%的網友&&“過分追捧暴露社會發展不均衡”;12.8%的網友&&“就業壓力導致求穩心態”;6.1%的網友&&“學而優則仕觀念依然存在”……公務員熱有一定合理性,正所謂人往高處走,但熱得過火不正常,也不是什麼好事。去年11月,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在北京的一個論壇上發問,“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着想去做公務員,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他説,“我們希望看到聰明的年輕人對媽媽説:媽,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開公司去了!”此言一出,有人調侃埃德蒙菲爾普斯不了解中國國情,更有人嘲笑他太天真。

  埃德蒙菲爾普斯説錯了嗎?政府部門是社會財富的分配者,當精英人才通過層層篩選加入到這個隊伍,意味着分配蛋糕的人在增多,而把蛋糕做大的人在銳減。政府機關應該有精英人士,但不能成為人才抽水機,成為俊彥之士的第一選擇,否則,社會活力必然降低。

  一個更趨活力的社會,當公務員不能是年輕人的第一選擇。埃德蒙菲爾普斯説,“我們希望看到聰明的年輕人對媽媽説:媽,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開公司去了!”開公司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有才華,敢拼敢闖,打出一片天,公司越做越大,過幾年上市,多牛氣啊。遺憾的是,當下,開公司並不是多麼美妙的選擇,今天還能出現馬雲、張朝陽、馬化騰嗎?或者説有多少人能成為馬雲、張朝陽、馬化騰?國家工商總局去年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近5年退出市場的“夭折”企業平均壽命為6.09年,壽命在5年以內的接近六成。如果創業風險太高,中小企業生存艱難,朝不保夕,憑什麼要求年輕人飛蛾撲火?如果創業有前景,當公務員很卑微,不用倡導,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自然會辭職創業。一個例子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後,興起了創業潮,一些官員下海,圖的是什麼?答案不言自明。

  值得欣慰的是,由於簡政放權的深入推進,由於市場經濟走向完善,更關鍵的是由於公務員越來越不好當了,也許終有一天公務員辭職不再成為新聞,公務員辭職潮並非沒有可能。一個充滿活力和開放的時代,會給年輕人更多選擇,年輕人會有更多元化的選擇,無論經商還是做學問,無論當公務員還是回鄉務農,乃至於當自由職業者或做志願者,只要願意、只要能顯現個人價值,都欣然前往,這更是人們所樂見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公務員不會有辭職潮 2014-02-14
理性看待公務員的待遇 2014-02-12
公務員工資單曝光之後的“意外” 2014-02-12
公務員工資公開不能靠偶然 2014-02-12
公務員工資“密碼”就該如此簡單 2014-02-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