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政策框架轉向“正常模式”
2014-02-07   作者:鄭聯盛(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美聯儲新任主席耶倫近日走馬上任。新主席更加關注普通民眾和就業市場,同時,美聯儲政策具有明確的政策退出“閥值指引”,可以預計,未來1至2年內,美國貨幣政策整體仍然是一個寬鬆的框架。

  由於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負面衝擊日益顯現,美聯儲將更多考慮政策收益與風險的平衡,考慮充分就業與通貨膨脹的平衡,在保持政策框架整體穩定的基調下,逐步有序地建立刺激政策的動態退出機制,使得政策框架進入“正常模式”。

  可以預見,相關政策的退出將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整體將大致呈現“三步走”的態勢,直至進入“正常模式”。一是逐步縮減每月購債的規模,整體維持寬鬆階段。這個過程仍然是一個寬鬆的政策框架,預計將持續到2015年中期甚至更晚。二是進入資産負債表整固階段,政策基調整體中性略偏緊。預計美聯儲將借助“閥值指引”的經驗,制定詳盡、透明的資産負債表整固計劃,以減少系統性衝擊。美聯儲資産負債表整固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也將是一個中性略偏緊的政策基調。三是應對通脹壓力甚至加息,顯現偏緊的政策基調。目前,美國房價較低,能源價格低廉,這為物價穩定提供了基本面基礎,未來較長時間美國通脹預期會保持良好的錨定狀態。但是,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快速增長的資産價格以及私人部門迅速的再杠桿化,可能使得産出缺口在一段時間後發生實質性變化,從而使得通脹成為一種顯性衝擊,美聯儲對通脹需要做長期的應對準備。

  短期看,由於美聯儲購債規模減少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經濟産出和金融穩定的衝擊不明顯,但從量化寬鬆政策未來逐步退出的現實選擇看,其對美國經濟的負面衝擊將在長期視野中有所顯現。首先,政策開始退出之後,利率水平整體將走向一個上升的通道,對總需求將是緊縮性的;其次,私人消費將受制於信貸成本而有所放緩,經濟最大的支持力量將有所弱化;企業部門將面臨更高的資金成本和整體萎縮的需求環境,資本形成將有所降低;此外,量化寬鬆政策退出、美聯儲資産負債表整固和利率上市將使得資産價格面臨衝擊,進而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比如居民的財富效應將明顯減小。

  從美國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看,短期內對外圍經濟體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具有一定的利好。但是,中長期而言,在美國經濟再平衡、獨立能源政策、再工業化、太平洋及大西洋兩岸自由貿易談判等的政策安排下,全球經濟秩序正從以美國為中心、製造國和資源國為外圍的“中心—外圍”體系,逐步演變為美國相對獨立的格局,美國製造業回流帶動了資本和技術的回流,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面臨出口需求降低、資本流出和技術輸入萎縮的困局,其對外圍經濟體的影響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從長期視角出發,美聯儲寬鬆的政策框架是一個平衡過程,不可能長期持續,美國極度寬鬆的政策退出“三步走”可能是較為確定甚至是必然的。購債規模小幅減少階段,整體衝擊可能不會特別大,但是在走向資産負債表整固階段後,政策實質性退出甚至轉向,對外圍經濟可能帶來較為實質的衝擊。美國政策退出的外溢效應,可能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面臨較大的金融風險。這需要新興經濟體持續密切關注,並做好相關的應對預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美聯儲延長逆回購實驗項目實施時間 2014-01-30
美聯儲進一步縮減購債規模 2014-01-30
美聯儲再削月度購債規模百億美元 2014-01-30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定 2014-01-29
美聯儲難改貨幣政策收緊步伐 2014-01-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