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該以什麼理由漲價
2014-01-24   作者:賈壯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在最近召開的北京兩會上,有關地鐵票價上漲的問題引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聽口風兒,漲價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京城大,居不易。但是,北京的公共交通票價卻很長市民的志氣:只花兩塊錢,不限時間,不限里程。

  無論以什麼標準來判斷,北京地鐵票價都太低了。同樣是擁有發達的地鐵系統,上海和廣州的票價就遠遠高於北京。目前,上海地鐵6公里以內3元,之後每10公里加1元,最高票價11元;廣州地鐵起步4公里以內兩元,4~12公里範圍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範圍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後,每遞增8公里加1元。

  眾所周知,修建地鐵成本極高,靠賣票收入基本沒有可能收回成本,所以世界上多數城市的地鐵都是虧本運營,政府用財政資金彌補虧損。北京走的是同樣的道路,保持低票價是情理之中,可明顯偏低的票價背後是高額的財政補貼,2013年北京政府補貼公共交通180億元,其中地鐵佔了很大份額。用副市長李士祥的話來説,“這既不符合價值規律,也不符合財政規律。”

  不符合規律的事情註定不會長久,地鐵票價不應該長期偏離正常水平,以此為依據調整票價應該是成立的。有市民也許會生氣,好不容易佔政府點兒便宜,咋能説同意就同意呢?其實,佔便宜的想法存在誤區,財政資金取之於民,補貼給了地鐵是用之於民,投入醫療和教育同樣是用之於民,這塊兒多了,那塊兒就少了,裏外裏是一個道理。

  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公布了一組數據,高峰時段通勤出行乘客比例達到61.7%,公務出行比例為11.8%,生活類出行比例為26.5%,非通勤比例比上海、廣州都高。該局據此得出結論,確實有一部分不必要高峰出行的人在裏面。這是地鐵漲價的第二個理由,要通過價格杠桿擠出那些白佔便宜的無聊乘客。這個理由我不太認同,以我自己擠地鐵的經驗判斷,費那麼大勁去佔兩塊錢便宜的無聊之人,應該並不多見。

  我説得這麼肯定,是因為高峰期的北京地鐵確實擠得離譜,乘客之間的距離,要小於甜蜜依偎的熱戀男女。連接遠郊通州區和市區的八通線,出了名兒的擁擠。早晨七點半到八點半之間,多數站點外都會採取限流措施,人們繞着鐵柵欄轉來轉去,從空中看像是諾基亞手機裏面的貪食蛇游戲。地鐵站內,乘客靠自己的力量基本沒有可能擠得上去,一般都是“乘客後浪推前浪,前浪塞到列車上”。透過一扇扇地鐵車門,可以看到乘客們擠壓變形的臉,但痛苦的表情中都會有上班不會遲到帶來的踏實。車廂裏面,矮個子仰高個子鼻息,胖中年搶佔瘦小夥的位置,一言不合便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為促和諧,地鐵運營方專門在熱門站點設有“矛盾糾紛調解室”。

  如果沒有必要,實在難以想象有人會為了佔政府這麼一點便宜,而去忍受 “非人”的待遇。北京交通委説有將近40%的人高峰期搭乘地鐵是非通勤需要,可沒有説清楚搭乘地鐵出行對這部分人來説是否很有必要。從這些乘客為擠上地鐵所付出努力來看,他們一定是有非乘坐地鐵不可的理由。價格杠桿要發揮作用,要具備需求對價格具有彈性的前提,當需求完全剛性的時候,價格漲到天上也不起作用,只會徒增消費者的負擔。

  聽説,擬議中的漲價方案有“僅高峰時段漲價”的選項,有媒體調查顯示此方案還頗受歡迎,我想“點讚”的人中應該不包括臉龐變形的那些乘客。作為一名暫住首都的外來務工人員,我斗膽建言北京的決策者,這件事兒可千萬不能拍腦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北京地鐵2元通票制或終結:高峰時段擬調價 2013-12-14
北京地鐵公交明年可能漲價 官方稱正在研究 2013-07-15
北京地鐵尖峰時段首次公布 32個車站常態限流 2011-12-11
北京地鐵四號線電梯事故結案 奧的斯被罰款50萬 2011-11-26
北京地鐵10號線90%車站滲漏水 專家稱膨潤土毯不適用 2011-09-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