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是化解過剩産能的“牛鼻子”
2014-01-22   作者:卞文志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在當前産業結構存在諸多現實問題的情況下,産能過剩,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嚴重的環保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既是企業自身貪圖經濟利益、不願投入治理高耗能高污染、偷排偷放所致,也有政府部門監管不到位、甚至於不願讓“錢袋子”旁落人手,對落後産能保護的原因。就問題企業的存在而言,主要秘密就是企業的“負擔”比較輕。他們以低廉的價格佔據農田,無所顧忌地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廢水、廢渣,卻不必為此承擔責任。1月14日,中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多家環保組織共同發布了《藍天路線圖》大氣污染調研二期報告。報告呼籲應加大社會監管力度促進企業大規模減排。
  而政府部門之所以對落後産能溺愛保護,在監管上不肯出手,其主要原因是那些需要淘汰的小鋼鐵、電解鋁等企業,往往是一些地方的“看家産業”。於是,落後産能成了“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這種現象既是當前體制機制上的明顯缺陷,也阻礙了市場規律的正常運轉,所造成的後果是以GDP增長快慢論英雄,使得一些地方不惜扭曲土地、電力等生産要素價格刺激企業盲目發展,不管什麼項目先搞起來再説,反正時間不長拍屁股走人,出現問題留給下一任承擔。由此導致一些企業無視法律法規,無視破壞環境,甚至於更無視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高污染,使産能嚴重過剩的問題繼續存在。
  為有效化解産能過剩,根治環境污染這一突出問題,近期,中央和各省、市先後&&了減少審批、嚴格准入、改善幹部考核等一系列新舉措,為化解産能過剩和治理企業排污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武器。那麼,作為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來説,在落實有關政策上就必須要緊緊牽住調結構和環保監督這個“牛鼻子”,以政策為導向,以法律法規為準繩,破解局部與整體、長遠與當前、環境與經濟之間的矛盾衝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信息消費環保光伏或迎業績拐點 2014-01-14
環保部今年加大氮氧化物減排力度 2014-01-10
根治過剩産能 多用環保約束 2014-01-03
誰是縱容過剩産能的罪魁? 2013-08-02
多部委“釜底抽薪”去過剩産能 2013-07-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