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公車消費不該成為“腐外之地”
2014-01-17   作者:舒聖祥  來源:城市晚報
分享到:
【字號

  1月14日,五糧液集團公務車拍賣收官,總計拍賣公車數量324輛,回籠資金3003萬。五糧液拍賣公車,引發了公眾對於國企公車購買、使用情況的關注。國企的公車有多少?這個數字一直沒有明確的官方説法。監管央企的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沒有相關統計數據。(1月16日《新京報》)

  作為國企職務消費之一,國企公車消費一直是重點監管項目。近年來,國資委、財政部、監察部、審計署等部門在多個規範央企領導職務消費的文件上都曾頻發相關規定。吊詭的是,雖然文件發了一個又一個,國企到底有多少公車,竟然至今沒有統計數據。也就是説,監管國企公車的文件,居然主要是靠國企“自覺落實”!

  近年來,國企高管薪酬過高以及自定薪酬福利的問題,一直為輿論所詬病。公車消費在內的職務消費,正是自定薪酬福利的一種。當“八項規定”、“反四風”在黨政機關掀起一陣陣廉政風潮時,身份微妙的國企高管卻游離於監管之外。有國企內部人士&&,作為一個“自負盈虧”的企業,公車消費肯定是與自身經營情況挂鉤;問題是,國企並不是普通的企業,國企高管的公車消費絕不只是企業內部私事。

  私企老闆的職務消費花的是自己的錢,再怎麼奢侈我們也管不着;可國企高管的窮奢極欲花的是全民的錢,我們不能不管。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天價薪酬福利之於國企高管,那就是“拿着華爾街高薪的政府官員”。國企高管們説是政府官員,卻又享受着職業經理人的天價薪酬;説是職業經理人,卻又缺少一個真正市場化的選拔機制,而且仍然享受種種體制內的官員福利待遇—亦官亦商的國企高管,等於是高官與高管的好處“兩頭佔”。

  具體到公車福利,國企高管的豪車享受,不僅是光明正大的超標超配,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公車私用;這到底合不合理,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説法。因為高管公車享受所花費的每一分錢,事實上都是國有資産的流失,全民股東的利益都將因此受損,這和公務員浪費納稅人的錢道理相似。“八項規定”&&後,國資委隨即下發文件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顯然,反腐運動的諸多重拳在國企領域也該適用,問題是,不能光發文件不抓落實。

  國企公車沒有統計數據,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監管的失職。五糧液集團的公車拍賣,讓我們見識了國企公車之豪華之氾濫;若將全國所有國企集中在一起,光是花在公車消費上的錢,都不知道“偷走”了多少屬於全民股東的利潤。更何況,國企揮金如土的奢侈職務消費,又何止是公車?媒體曝光的諸如中石化天價茅&事件、天價吊燈事件等等,就是其中的縮影。對於國企職務消費,國資委理應有着更為嚴格的監管。

  “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在這擲地有聲的反腐承諾裏,國企高管包括公車消費在內,各種揮金如土的奢侈職務消費,絕不應該繼續成為“腐外之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企公車不能行駛在監管盲區 2014-01-17
國企公車監管不能淪為法外之地 2014-01-17
趁熱打鐵摸底國企公車 2012-08-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