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改革為未來打下健康根基
2014-01-02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葉檀

  2014年仍是市場轉型之年,我們應着眼於基礎制度的改進,而非指數的高低,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制度改進並不會實時帶來回報的上升。

  由於門檻降低,實體經濟創業者將增加,新興行業、服務業風起雲涌,傳統的周期性行業水深火熱。傳統業者要在全球布局、品牌創設方面降低成本,政府的扶助之手不會向周期性行業傾斜,一些大而不倒的鋼鐵等行業將進入並購重組的高峰期,而高效率企業獲得了千載難逢的吸納低價資産的機會。對於出口型實體企業來説,他們還將面對匯率上升的現實。

  壟斷行業改革掀起蓋頭,但實質性的改革尚未落地。2013年12月26日,11家民企獲得了工信部發放的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最快2014年第一季度,將有14家企業可提供面向普通市民的通訊服務。但這並非電信業的肥肉,而是牽筋連骨的難啃之處。廣受關注的中鐵總公司改革步伐緩慢,這從其網站的建設就可見一斑。

  對於國企的改革路徑,以資産證券化為主導,將國企資産做大做強,除了進入實體經濟還進入了虛擬金融領域,實體經濟的虧損被金融業的虛胖掩蓋,表面上國企做大做強,實際上是扭曲了實體經濟之後繼續扭曲金融,愈來愈成尾大不掉之勢。

  2014年的股票市場恢復正常,並非股指一飛沖天,而是改革逐漸拉正了股票市場的 “比薩斜塔”,為長遠的健康打下根基。

  穩健的貨幣政策、越來越高的企業負債率決定了以往靠大規模資金衝擊股指的做法已經行不通,加上境內外的對衝,股指期貨與現貨的對衝,融資的杠桿,股指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劇烈震蕩、來回洗牌,是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上市公司的質地得到充分展示,上市公司成為財富創造機而非財富毀滅器,只有政策的利好加上堅定的執行力,我們才能見到市場從根本上恢復信心。

  2013年11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需要有一個月左右時間進行相關準備工作,預計到2014年1月底前,約有50家企業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而新三板等市場陸續啟動,上市金融機構融資加快,2014年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震蕩。無論以什麼樣的名義,融資就是融資,除非學會回購,學會留存利潤,否則股票市場的玩家將堅守最後的賭局,絕不會輕易退場。

  萬科與央視東方時空新年關於土地增值稅的第一仗,顯示了房地産輿論爭奪戰正酣,2013年的爭論不過是序幕。房地産市場在歷經種種道德、經濟指責後,還會繼續維持其投資、金融的核心地位。除非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發生根本變化,地方政府主導投資變成市場主導投資,金融信用體制真正建立。

  你罵,還是不罵,房地産還是屹立在那裏,原因就在於實體與金融都離不開房地産。

  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房地産大廈將傾,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産商在發達市場布局對衝,2014年房産稅很可能擴圍,否則數年後中國經濟或有一劫。三、四線城市的空房,象徵着傳統投資方式在經濟外圍板塊已經走向沒落。

  經濟需要安全,需要信用,更需要效率。而所有這一切目前集中到了民生上,集中到了底線游戲規則的建立上。兩者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正因為沒有底線游戲規則,中國的消費、投資等各項經濟行為才遭遇扭曲。

  從一個農業國家轉向市場經濟國家,原有的規則都需要更改,這是浩大的工程,沒有強有力的改革家、沒有明智的決策、沒有基本開啟轉向市場時代的民智,轉變不可能成功。

  如今我們正在走向第一步,建立底線游戲規則,為市場護航。此時,只要跟上變革的步伐,新的大門就會開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金融業誰在監守自盜 2013-12-30
三中全會後民營資本將大步進入金融業 2013-12-14
互聯網金融大眾化是中國金融業發展前景 2013-11-30
易綱: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 2013-11-20
金融業極力吸引年輕人 2013-11-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