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頓關廠令澳汽車業沮喪
2013-12-30   作者:徐海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靜觀澳洲

  美國通用汽車最近宣布,其澳大利亞子公司霍頓汽車將於2017年底前停止在澳大利亞的汽車製造業務。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將這一天形容為“糟糕而悲傷的一天”。對澳大利亞人來説,霍頓雖然已歸入美國的汽車公司旗下,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澳大利亞品牌。進入汽車業一個世紀之後,這個著名的澳大利亞汽車品牌舉起了白旗。
  其實,對於汽車業內人士而言,通用的決定來的並不突然,而是一個大家“等待已久”的消息。澳大利亞汽車業近年來每況愈下,2008年三菱汽車關閉了在澳的工廠,福特公司2013年早些時候宣布,將於2016年關閉在澳工廠。如今,關廠的名單上又增加了通用霍頓。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丹埃克森説,澳元堅挺、成本居高不下、市場規模小、市場細分、競爭激烈是澳大利亞汽車業面臨的“完美風暴”,也是通用決定停止在澳汽車製造業務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資源業的繁榮讓澳大利亞也染上了“荷蘭病”。這個術語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荷蘭。當時,荷蘭因在北海發現天然氣田收入大幅上升,但本國的製造業卻因成本上漲成為犧牲品。經濟學家為這一病症開出兩劑藥方,一是貨幣貶值,二是增加製造業競爭力。
  數據顯示,1990年至2006年,澳元對美元匯率從未超過1澳元兌換85美分,但近三年來則一直在85美分之上。
  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日元近期貶值使日本汽車在澳競爭力大增,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使澳大利亞感受到壓力。這些壓力進一步傳導到澳大利亞已經不景氣的汽車製造業。高漲的汽車製造成本和高企的澳元使大部分澳大利亞人寧願選擇進口車也不願買昂貴的本地車。據當地媒體統計,澳市面上近85%的汽車是進口車。
  反對黨工黨和工會批評政府未能及時對霍頓投入資金進行救助,導致霍頓做出關廠決定。但實際上,近10年來,福特澳大利亞公司和霍頓已經從澳聯邦政府得到了超過120億澳元(約合110億美元)的補貼,但仍不能填補本地汽車製造業高昂成本造成的巨大缺口,未能提升本國汽車業的競爭力。
  真正感受到壓力的還是霍頓工廠的工人以及與霍頓相關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在澳中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對大多數汽車零部件生産廠家來説,霍頓關廠無疑會産生很大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業務逐年減少,工作崗位受到威脅,部分有技術有能力的人員將逐漸從汽車行業流失,恐將導致公司未來幾年的生産和質量控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通用汽車擬拋空標致雪鐵龍股權 2013-12-16
通用霍頓汽車將關閉澳洲生産線 2013-12-12
美政府救助通用汽車虧損百億美元 2013-12-11
美財政部正式退出通用持股 納稅人損失105億美元 2013-12-10
霍頓、豐田:目前不會退出澳大利亞 2013-05-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