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也要照顧一下散戶
2013-12-26   作者:周科競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根據新的打新政策,投資者既要有股票市值,還得有資金。但具體需要多少資金也沒個準譜,如果一天發行多只股票,還需要更多的資金,若是投資者把股票賣掉一半打新,可能還賺不出手續費。這種打新模式對融資能力極強的機構投資者有很大的好處,對於資金彈性極小的散戶投資者大為不利。

  假設某投資者滿倉持有10萬元深圳市場的股票,如果想要參與2014年的打新,必須要想辦法轉變持股比例,後面的故事很有可能發生:2014年1月2日星期四,深交所發布招股説明書,1月6日星期一將發行四隻創業板新股,發行價分別為8元、12元、16元、20元,該投資者一算,如果每個新股申購1萬股,剛好滿額申購,總共需要56萬元現金,無奈之下該投資者只好在1月3日星期五賣掉全部股票,然後勉強申購8元的股票5000股、12元的股票5000股。

  後來這個投資者發現這麼申購不划算,於是不再持有10萬元股票,改為持有2萬元股票,這樣再發行新股時就有8萬元可以用於申購。這辦法不錯,不會再出現浪費指標的情況,但是投資者原本持股倉位長期減少了80%,這與投資者看好某股票的心理預期形成矛盾,萬一這個股票其後被確定正是北緯通信那樣的超級牛股,投資者恐怕心情還會更沉重。

  這種資金需求量不確定的新股發行方式,對於有條件無限度短期融資的機構最有好處。需要多少就借多少,不用像散戶那樣申購時候就得有錢。這對於能夠參與銀行間市場和能夠通過國債回購融資的機構並非難事。投資者又一次發現,這個新股發行方式,讓中小投資者感到力不從心。

  本欄認為,打新也要照顧一下散戶的困難。又讓散戶持股,還要讓散戶有錢打新,甘蔗哪能兩頭甜?如果真要實行市值配售,就應該讓散戶投資者先中簽後繳款,要麼就別挂鉤市值。散戶的優勢不在於資金的龐大,也不在於融資的便利,散戶能夠和機構爭鋒的惟一方法就是價格,散戶如果想獲得新股,可以支付比機構更高的價格。新股直接競價發行,是惟一能夠讓散戶不吃虧的發行方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