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聘任制不妨全面推行
2013-12-25   作者:劉武俊(司法部《中國司法》雜誌總編)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公務員聘任制的確是讓公務員“鐵飯碗”變身“瓷飯碗”的重要機制。千萬不要玩作秀式的改革把戲。

  近日,浙江義烏試點聘任制公務員。浙江省首招聘任制公務員選擇在義烏試點。為吸引人才,義烏市給出最高年薪60萬的誘人“奶酪”。

  事實上,聘任制公務員在深圳、上海等地幾年前就已經啟動。深圳在2007年開始試點,並且從2010年1月起,新進入行政機關的公務員一律實行聘任制度。深圳、上海的公務員聘任制採取的是一個增量的改革,也就是原來的公務員隊伍不動,只對新公務員實行聘任制。在深圳,聘任制的公務員和委任制公務員在身份和待遇上沒有任何差別,都是實行行政編制來履行公務員的權利和義務,在責任權限、能力要求以及職務升降等方面也執行相同的制度。二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用人方式上,聘任制的公務員實行的是合同管理,實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相結合的退休保險制度,相對於委任制公務員而言,退出機制更加靈活。

  實行公務員聘任制是有法律依據的。按照《公務員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機關根據工作需要,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實行聘任制。”從理論上講,公務員聘任制的優點頗多,最突出的就是打破公務員待遇的終身制和鐵飯碗,克服了公務員體制“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激活了公務員體制的活力,增強公務員的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有望發揮出聘任制的“鯰魚效應”,讓能者上、庸者下,對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生活在“保險箱”裏的在編公務員來説,會形成較大的壓力。此外,聘任制公務員也有利於減少財政支出。對於聘任制公務員,用人部門可以根據不同的職位給予不同的價值回報,在發揮激勵作用的同時,達到節約工資成本、減少國家財政支出的目的。

  不過,現實中的公務員聘任制試點實施效果並不理想,其激發公務員隊伍活力的“鯰魚效應”並不明顯,有的試點城市多年來受聘公務員未現被辭退者,聘任合同形同虛設。公眾質疑公務員聘任制變成“換湯不換藥”的作秀式改革。

  看來,公務員聘任制要真正發揮出“鯰魚效應”,還有待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建立起完善的公務員聘任制制度體系,真正讓聘任制名副其實、名至實歸。

  要確保公務員聘任制制度設計的公平。從現行法律規範來看,無論是從公務員聘任的範圍以及聘任的程序上還是聘任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退出程序及司法救濟等都缺乏明確的規範,這些制度上的缺失和疏漏,顯然會影響聘任制的公平性。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在總結各地試點經驗和問題的基礎上,加強公務員聘任制的頂層設計,重新修訂《公務員法》,對公務員聘任製作出更加科學而明確的規定,建立起公平公正、科學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

  建議全面推行公務員聘任制。公務員聘任制應當盡快由試點轉向推廣,建議擴大公務員聘任制的範圍,不再局限於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將行政執法類公務員也逐步納入聘任制範圍。

  建議完善聘任制公務員的退出機制,對於不合格不稱職的聘任制公務員要堅決辭退,試行多年依然沒有一例聘任制公務員被辭退的怪現象並不正常。無論是終身制公務員還是聘任制公務員,都要有嚴格的退出機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浮於事、不負責任、公權濫用等現象。聘任制公務員更有必要建立科學而靈活的退出機制。當然,聘任制公務員的退出機制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細化量化公務員辭退解聘標準,真正激發聘任制公務員的危機意識。

  建議擴大公務員聘任制的適用範圍。公務員聘任制應當覆蓋大多數公務員崗位,而不能再僅限於極少數公務員實行聘任制。只有大多數公務員實行聘任制,才能真正形成競爭的氛圍,實現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態,公務員“鐵飯碗”才能真正變為“瓷飯碗”,公務員隊伍的素質和活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實際上,在不少國家,除極少數公務員實行委任制外,絕大部分公務員都實行聘任制。

  公務員聘任制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但其的確是讓公務員“鐵飯碗”變身“瓷飯碗”的重要機制。千萬不要玩作秀式的改革把戲,而是要讓公務員聘任制名至實歸,真正發揮其應有的“鲇魚效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需防止公務員聘任制在實踐中變味 2013-06-06
公務員聘任制須完善程序細節 2013-06-04
公務員聘任制,亟需配套組合拳 2013-05-30
公務員聘任制試點還須深化 2013-05-22
公務員“聘任制”能帶來什麼 2013-05-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