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薪反被拘誰能為農民工撐腰
2013-12-24   作者:逄自立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沸沸颺颺的“陜西農民工山東討薪被拘”事件,經過《焦點訪談》的曝光,終於有了重大進展。據當地官方微博“萊蕪發布”的消息,有關部門經深入調查,初步確認警方“鑒定”的4張收條係偽造,涉事幹警被採取雙規措施,而張正友等人尋釁滋事刑事案件被撤銷,拖欠的200萬元工資也已經打入了相關賬戶。

  看到此處,我們不免欣慰:農民工兄弟即將拿到拖欠的血汗錢,為非作歹之人也終將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在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媒體的幫助下,一場善惡勢力的對決,以良善一方的勝利而告終。然而,回顧整個事件的曲折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一場欠薪與討薪的攻防戰,絕非勞資雙方的爭鬥那麼簡單,其反映的問題,更是諸多問題的真實寫照。

  談好工錢,但沒過多久就翻臉不給錢。張正友們遭遇欠薪,幾乎每天都在中國大地上演。企業主們之所以膽敢如此,在於違法成本太低,儘管惡意欠薪已經入法,但取證難度大,罰款力度有限等因素,讓一些人抱着僥倖心理闖關。這致使企業欠薪特別是惡意欠薪,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張正友萬般無奈之下,只得通過媒體曝光,這樣的討薪路徑,成功的往往少數,即便是拿到了錢,也往往是一年兩年之後。多數人的遭遇,常常是耗費金錢時間卻無功而返。為了減少損失,只得忍氣吞聲另謀出路。

  由於發展經濟和招商引資的需要,企業家往往被政府奉為上賓。不僅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支持,出了問題,也常常想著捂蓋子。以此次萊蕪討薪事件為例,不僅當地有關部門相互推諉,當地公安部門用偽造的證據辦案,甚至幾乎淪為礦主的打手,這其中有沒有利益輸送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處於弱勢的農民工,沒有得到任何幫助。

  可以説,勞資雙方強弱的懸殊差距,讓欠薪成為尋常之事。

  而在這其中,政府顯然應該給予勞方更多的支持。被欠薪的農民工,多數法制意識不強,容易忽視合同、維權等約束手段,政府理應拿出措施加強對勞方的保護力度。就欠薪而言,僅僅依靠事後補救,不僅事倍功半,也無法持續治理這一普遍性的問題。唯有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和工資保證金制度,同時對惡意欠薪施以重拳打擊,才能促進問題改善。而這不僅需要決心,更需要政府能夠認識到,以人為本和發展經濟同等重要,退一步説,一個欠薪頻發的地區,投資環境好壞可想而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農民工“討薪難”何以成為頑疾? 2013-12-24
河南嚴查農民工工資拖欠 惡意欠薪或吊銷執照 2013-12-02
新生代農民工恐遭轉型淘汰 2013-11-13
農業部長撰文吁取消戶籍限制:讓農民工融入城市 2013-11-04
我國農村剩餘勞力幾近枯竭 議價權向農民工傾斜 2013-11-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