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支撐:新型城鎮化的內在動力
2013-12-10   作者:吳傳清(武漢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導)  來源:長江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李克強總理在有關城鎮化的系列講話中反復指出,城鎮化需要不斷強化産業支撐,“城鎮化需要産業發展來充實,通過産業發展促進就業和創業”。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論斷,強調“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産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上述論述揭示了産業發展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從國際經驗教訓來看,城市化的發展與産業發展息息相關,産業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城市化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高低。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城市化發展的經驗表明,産業革命是推動城市發展的主導力量,産業革命促進製造業活動向城市集聚,也推進了城市服務業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而吸納了大量農業轉移人口涌入城市。而在墨西哥等拉美國家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人口爆炸式涌入城市,但由於大部分城市沒有形成主導産業和配套産業協調發展的産業格局,缺乏強大的實體産業支撐,吸納人口就業能力有限,轉移到城市的農村人口長期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成為城市“邊緣群體”。

  因此,産業發展是支撐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最為重要的內生動力,是解決城鎮就業創業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在未來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産業發展,尤其是實體經濟發展。解決不好産業和就業問題,就會引發“城市內部二元結構”問題。推進新型城鎮化,應當堅持城鎮發展和産業發展兩手抓,把城鎮化與調整産業結構、培育新興産業、發展服務業、促進就業創業結合起來,在提高城鎮人口比例的同時切實提高非農就業比例。

  在産業體系建設上,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産業的比較優勢,積極構建彰顯城鎮經濟特色、結構優化、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産業體系。在具體的戰術上,一是強化工業發展對城鎮就業的重要支撐作用,既要重視促進傳統産業的改造提升,又要順應“新工業革命”浪潮,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二是強化服務業發展對城鎮就業的突出作用,服務業是城鎮就業的最大容納器,順應“服務業革命”、“服務經濟時代來臨”趨勢,把推進城鎮化與繁榮服務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三是強化農業現代化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主要是提供農産品和工業原料支撐、勞動力和土地要素支撐、消費市場支撐。

  在産業空間布局上,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綜合考慮能源資源、環境容量等因素,重視提高土地資源要素集約利用、環保等公共服務設施高效利用,一是引導産業在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合理布局,優化生産力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二是引導工業向城鎮、園區集中,促進企業集聚發展;三是支持勞動密集型産業、農産品加工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聚,推動形成城鄉分工合理的産業發展格局,促進農業接地就近轉移就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質量型城鎮化呼之欲出 2013-12-10
相對剛需市場政策敏感度下降 新型城鎮化存在潛在投資價值 2013-12-10
化解城鎮化“資金饑渴症” 財稅改革被寄予厚望 2013-12-07
青島城陽區新型城鎮化之探索 2013-12-06
城鎮化工作會議或近期召開:2020年城鎮化率60% 2013-12-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