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部際協調體現“同呼吸”行為準則
2013-12-10   作者:樊大彧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首次部際聯席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對今冬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分工。就在上周此次部際協調會議召開的同時,我國中東部地區遭遇大面積連片霧霾污染,多地啟動了應急方案。

  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首次部際聯席會與今年入冬面積最大、程度最重的霧霾污染“碰頭”,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但也讓這次部際聯席會受到輿論的更多關注。公眾期待有關主管部門有力地承擔起治理責任,迅速拿出有效舉措減少重污染天氣,使全國空氣質量得到總體改善。

  從國家整體部署上看,部際聯席會是對今年9月國務院印發實施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組織機制上的響應。《計劃》提出減少多污染物排放、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等十條措施,力促空氣質量改善。我國大氣污染問題是長期積累形成的。霧霾災害天氣的形成,除了與揚塵、燃煤取暖、機動車尾氣等污染物有關,來自企業的工業排放更是一個重要因素。治理大氣污染任務重、難度大,必須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在治理過程中,首先必須付出“努力”的兩個主體就是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以環境代價換取“GDP”是沒有意義的,但我們的社會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必須堅持發展。因此,對環保負有主要責任的環保部門,對經濟發展負有重要責任的發改委、工信部及相關企業,他們之間的有效協調就顯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環境保護部門與主管企業的政府部門之間及時通報有關環境工作的進展,強化部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必須成為大氣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部際之間的協調機制,有利於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2013年前10月,國家環保部公布的“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顯示,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半數以上都來自河北。大氣污染具有相互影響的特點,來自河北的污染物對北京的空氣質量有很大影響。河北的“教訓”,從反面展示了環保部門與經濟主管部門建立協調機制的必要性。不合理的工業結構是河北省環境惡化的元兇。由於此前沒有合理的政府部門間協調機制,河北一些鋼鐵企業幾年來一直玩着“拆小爐換大爐”的套利游戲,鋼鐵産能也越淘汰越多。有一家唐山鋼企在2010年被工信部列入淘汰落後産能鋼鐵企業名單,這家企業於是拆除兩個高爐,獲得數百萬元的財政獎勵資金,之後又建了兩個更大的新爐,污染更重。從河北鋼鐵企業此前野蠻生長並造成嚴重污染的教訓中,不難看出環保部門與各級經濟主管部門溝通合作,對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在大氣治污中,建立部際間的協調機制,體現了防治大氣污染人人有責和全社會“同呼吸、共奮鬥”的行為準則。環保部門在落實國家減排目標、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無疑要承擔主體責任。但如果沒有其他政府部門與之“同呼吸”,我國的環境狀況很難改善。高耗能、高排放産能的淘汰,環保技術的創新開發與産業化等等,這些對治污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舉措,很難憑藉環保一部門之力完成。

  防治大氣污染人人有責和全社會“同呼吸、共奮鬥”的行為準則,不僅要體現在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中,也應該體現在每一位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中。面對霧霾常態化的嚴峻形勢,作為個人隨意“吐槽”或指責他人很容易做到,但反身思考自己的衣食住行並作出改善,卻並不容易。然而這種“不易”,恰恰是“同呼吸”的關鍵,也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改善動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霧霾承受不住這麼深情的期待 2013-12-10
霧霾兇猛 污染物來源仍成謎 2013-12-10
霧霾漫天:中國經濟發展持續性到了危急關頭 2013-12-09
霧霾圍城預案應做好 2013-12-09
與霧霾的較量或許剛剛開始 2013-12-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