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美國聯邦法官批准了底特律的破産保護申請,底特律有資格削減其數十億美元的債務,經歷數十年衰退的底特律,由此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産保護城市。
曾經是歌舞昇平、繁榮一時的“汽車城”,如今成為債&高築、犯罪率居高不下的“鬼城”。底特律從輝煌走向破産的歷程對於全世界,尤其是中國面臨結構轉型、産業升級的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底特律是美國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位於美國東北部、加拿大溫莎以南、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傳統汽車中心和音樂之都。擁有180萬人口,有“美國的巴黎”之稱。但如今,這座城市僅剩70萬人,不僅瀕臨破産,還擁有高犯罪率與失業率,被《福布斯》雜誌評為2012年美國最悲慘城市。
作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克萊斯勒和福特的總部所在地,底特律一度是全世界的汽車製造商頂禮膜拜的對象。80%的經濟依靠汽車産業,單一的産業結構讓底特律財政收入來源單一,風險極大。
隨着技術進步,日係、歐係汽車的崛起,美國汽車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在全球的份額不斷下滑。而底特律仍守着汽車産業,直到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讓底特律遭遇重創,作為核心製造業的三大汽車公司裁員高達14萬人,城市服務産業失業率飆升。伴隨着失業率的,還有房地産市場的崩潰,財政收入一落千丈。
轉型是底特律的必須選擇,IT、綠色能源和服務業等新興産業是最好的選擇。雖然,隨着康博軟體(Compuware)總部的興建、文藝復興中心的翻修和三座賭場及新體育場的投入使用,底特律正逐漸成為整個都市圈的娛樂中心,底特律財政、經濟等方面也有所復蘇。但時間短、任務重,難以扭轉頹勢。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目前中國有260多個資源型城市。這些城市,礦産資源開發的增加值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是25%左右,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了一倍多。而它們第三産業的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12個百分點。這樣“一業獨大”,或者“一礦獨大”的産業格局産生了擠出效應,別的産業發展不起來,導致其他替代産業發展滯後,一旦資源開發接近枯竭以後,就會出現“由於資源枯竭而導致城市衰落”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目前全國69個資源枯竭城市,人口只佔全國的4%,但其棚戶區佔全國的1/4,失業礦工佔全國採礦從業人員的1/10,低保人口占全國的1/10,需要治理的沉陷區佔全國的1/3。
雖然,目前這些資源型城市離底特律的境遇,似乎還很遙遠。但是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未雨綢繆,難保不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