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新股惜售將成主流
2013-12-03   作者:周科競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新的新股發行制度,旨在抑制“三高”發行,通過限制解禁的方式逼迫發行人降低新股發行價格。在新的規則下必將引發發行人新的博弈,如果發行人放棄通過IPO環節圈錢,改為全力保證解禁收益,將會改變新股發行格局。全流通以前的IPO,很大的目的是為了向投資者要錢,這裡暫不區分融資或者圈錢,意思基本差不多。現在全流通了,IPO是一種找投資者要錢的方法,直接把股票賣給投資者又是另一種要錢方式。

  如果能連要兩次自然是上上之選,但如果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一次錢也沒什麼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證監會希望發行人放棄“三高”發行,那麼如果發行人想增加融資金額,只能擴大發行量,這樣一方面要稀釋控股股東的股權,另一方面也招投資者反感。

  其實就是想找投資者要錢,既然業績都是真的,發行人完全可以換個思路,象徵性地發行很少量股票,定價也盡可能壓低一些,中簽的投資者都能賺錢,這樣公司的美譽度將會極佳。雖然IPO沒要到什麼錢,但畢竟發行人的持股比例能夠保持在很高的位置,而且還不用費盡心機拼湊募集資金投向,發行人只要關注股價,讓股價不低於發行價,適當時候還可以通過送紅股等方式進行股本擴張,目的就是當持股解禁時,能夠賣出一個好價位。

  按照這樣的思路舉例,發行人僅發行2500萬股股票,每人1000股,賣給2.5萬個投資者,發行前每股凈資産3元,每股收益0.6元,每股發行價6元,假設發行人持股7500萬股,合計1億股,其因為流通盤稀少,業績也還不錯,股價上市後可達到30元,經過兩次10股送10股,公司股本變為4億股,發行人持有3億股,公司股價變為10元,上市兩年後發行人賣出2億股,便能獲得20億元現金收入,自己還有25%的股權能夠控股上市公司,這對於發行人來説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發行人更多選擇這樣的思路,上市不過是為了得到一個證券代碼和集中競價交易的權力,那麼IPO發行數量越多,發行人的損失也就越大。按此設計,未來發行人將會盡可能限制發行規模,僅有的發行量也會在首先滿足公募基金後盡量傾斜給和發行人關係密切的相關機構,最後網上認購的新股也會異常搶手,那麼原始新股惜售未來將成為主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新股制度改革引導中國股市進入新一輪中長期上升通道 2013-12-02
上交所:五舉措落實新股發行改革 2013-12-02
新股發行重啟四亮點重塑A股市場 2013-12-02
新股改革得隴後而望蜀 2013-12-02
這次新股發行改革將産生顛覆性效應 2013-12-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