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概念龍頭外高橋的控股股東外高橋集團於11月7日-12日累計減持外高橋股票3000萬股,套現約11億元。作為股價因概念炒作而漲高的股票,控股股東認為股價高估,從而減持股票,成為了打壓股價的殺手。但投資者還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就是為什麼控股股東要等到股價下跌近半後才想到減持,以前股價更高時是為了謙讓還是其他原因而選擇沉默?
20世紀最傑出的投機者李佛摩爾曾説過這樣一種炒作方式,當大股東希望向公眾賣出股票的時候,就尋找炒家推高股價並把股票炒成交易熱絡的熱門股,然後由炒家安排賣出股票,炒家不需要任何現金酬勞,只要求價格逐級升高的認股權利,那麼只有當炒家完成任務後才能獲得自己的收益,而委託方需要的就是按照既定的價格拋售既定數量的股票。外高橋集團恰好在滿意的股價開始減持股份,而沒有在最高價開始減持。這就引出了本欄的猜想。
假如炒作外高橋股票的投機資金從底部吸納籌碼之後,通過連續漲停推高股價,然後到64.16元/股的高位後開始出脫籌碼,並一路向下賣出股票,最終全部完成股票的派發。此時的外高橋股票交投活躍,股價仍然在35元上方,外高橋集團開始賣出股票,並向投資者公告。如果是這樣,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外高橋集團不在股價炒高至高位時賣出股票,而是在下跌近一半之後才開始賣,因為投機資金賣出股票不需要公告,而外高橋集團賣出股票需要公告,兩者的區別正在於此。
如果真是外高橋集團認為在35元附近的價格賣出股票是滿意的操作,那麼其剩餘的60%持股仍然會繼續向二級市場拋售,直至股價跌至他不願意賣出股票的位置。
不僅僅是外高橋,很多控股股東賣出持股都沒有選擇在最高價進行,這或許是不得不遵守的約定。試想,在全流通的時代,任何資金都不可能在沒有得到控股股東認可的情況下坐莊拉高股價,否則必然會遭受滅頂之災。這就是説,未來的股票投資,大股東對於股票炒傢具有極強的“核威懾”,堪稱莊家殺手。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創業板股票可以在控股股東持股解禁後出現超強牛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