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製造了土地增值稅黑洞
2013-11-25   作者:徐立凡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央視《每週質量報告》連續曝光了部分房企拖欠土地增值稅的問題。報道顯示,自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全國各類房企應繳土地增值稅超過4.6萬億元,而實際上,國家徵收到的土地增值稅僅僅為0.8萬億元。這就意味着,全國房地産開發企業應繳而未繳的土地增值稅總額超過3.8萬億元。

  報道計算的應繳未繳稅款或有一定誤差,但從中也足可窺見土地增值稅黑洞有多麼巨大。土地增值稅的四面流失,原因不僅僅是房地産企業納稅意識淡薄如此簡單,如果將簡單指向房企的無德,那麼是誰製造了土地增值稅黑洞的謎底,就只能停留在表層。

  誠然,一些房地産公司通過做假賬、股權交易等種種手段,拖欠甚至偷逃土地增值稅,而稅務部門不能及時足額徵繳企業應繳土地增值稅,是造成黑洞的重要原因。但在此背後,暴露出的是制度交錯無法契合導致的低效率。

  事實上,應繳土增稅款何時繳納並無一定之規。土增稅徵收涉及複雜計算,徵稅難度很大,如果缺乏專業素質,地方稅務部門很難甄別應繳未繳的情況和嚴重程度。此外,鋻於土地財政對於不少地方政府財政的重要支撐作用。徵稅業務和地方行政的雙重縫隙,為房地産企業拖欠土地增值稅提供了某種激勵機制。

  部分房地産企業將拖延稅款挂到企業賬上謀求鉅額息差,固然是利益訴求所致,但也反映出了銀行在業績考核體制內形成的過於強烈的攬儲需求。這實際上對房企拖延土地增值稅形成了第二種激勵。

  上市房企普遍選擇在年報中把所列出的土地增值稅視為非現時義務,同時又將這部分土地增值稅算成了公司已經支出的經營成本,既表明了將應繳稅款挂到公司賬上已謀鉅額利益的利益訴求,同時也表明了對樓市調控的高度敏感。長期以來,節奏、力度不夠一致的調控既造成了“影子銀行”的大行其道,也令不少房企形成了“現金為王”,“隨時過冬”的經營慣性。因此,該繳的錢可以列為經營成本,多在手裏拿一天是一天。

  當然,無論從稅收的嚴肅性還是企業的社會義務看,拖欠土地增值稅於法於理有虧,偷逃則涉嫌嚴重違法。畢竟,土地增值並非企業經營所致,更大程度上是城市化進程和貨幣超發效應的結果。拖欠偷逃稅收,傷害的是公眾利益。因此,堵上土地增值稅黑洞是應有之義。只是,在怪責企業之時,別忘也要檢視制度自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北京“兩無”二手房轉讓土地增值稅率提至5% 2013-09-07
土地增值稅徵繳彈性大成影響樓市調控砝碼 2013-06-28
房企“應交未交”土地增值稅數百億 2013-06-28
迷惘的土地增值稅 2013-05-14
土地增值稅被曝十年流失數萬億 政府房企博弈多年 2013-05-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