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持股事關股市健康發展
2013-11-25   作者:尹中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尹中立

  新近&&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6條提出“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員工持股在西方國家不是什麼新的制度設計,但在中國員工持股卻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有很強的針對性,它不僅反映了政府試圖改善勞資關係的努力,同時也反映出上市公司監管思路的變化。該項制度的實施將深刻改變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導致公司上市前集中清理職工持股的制度根源在於,證監會明確規定,除少數經人民銀行批准的金融企業外,上市前持股職工人數超過200人的,一律不準上市。存在工會持股、持股會以及個人代持等現象的公司也一律不準上市,除非上市前予以徹底清理。
  這樣的規定使得已經實行了內部員工持股的公司難以走進股票市場的大門。有些已經實行了員工持股的公司為了實現上市的目標,採取措施強行讓內部員工把所持有的股份集中賣他人,還有一些公司採取了各種打擦邊球的方式來解決該難題。可見,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規定,給公司的資本運作帶來了相當多的麻煩。
  從監管機構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兩點考慮:
  第一個考慮是,職工持股容易導致國有資産流失。從實踐看,確有此類事情發生,有些公司以較低的價格向內部員工發行股票,導致國有資産流入少數人的口袋。但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已經&&了一系列防範國有資産流失的政策,如規範審計評估程序、強制進場交易等。從理論上説,這些制度可以基本防範國有資産的流失。
  第二個考慮是,職工持股擾亂資本市場的秩序。上世紀90年代前後,很多企業發行的職工股在“一級半”市場廣泛流通,嚴重擾亂了資本市場秩序。有些企業還採取倒簽文件等方式虛假發行職工股,甚至出現用職工股行賄政府官員等不正常現象,這些恐怕就是證券監管部門至今仍對職工股採取“嚴防死守”政策的最重要原因。
  儘管如此,員工持股制度意義重大。
  一方面,內部職工持股有利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在國內的學術界有一種十分流行的看法,認為管理層持股有利於公司發展,但職工持股意義不大。這種觀點忽視了職工持股對公司文化的影響。當今中國最具有國際化色彩的公司——聯想集團和深圳華為的成功之道正是內部員工持股制度。在深圳華為公司的成長道路上,內部職工持股是最重要的制度設計,該公司在發展之初就嘗試內部員工持股制度,在初具規模之後,曾經花費鉅資請國際諮詢公司設計和完善內部員工持股制度。華為曾經想在主板上市,但內部員工持股成為攔路虎。如果我們的股票市場制度設計把最優秀的公司排除在外,那麼,我們的制度設計肯定有問題。
  另一方面,員工持股是構建新型的勞資關係的基礎。按照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學説的觀點,資本與勞動始終是對立的,它們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從西方國家的實踐看,採取員工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上述矛盾。
  因此,是否允許職工持股,不僅關係到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的完善,關係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還關係到國家發展戰略問題,不可等閒視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萬玲玲代表:盡快&&員工持股管理辦法 2013-03-12
員工持股計劃受冷概率大 2012-12-04
鼓勵員工持股還需稅收制度護駕 2012-09-07
員工持股計劃徵求意見結束 乃股市市場化必須步驟 2012-08-27
證監會擬推員工持股管理辦法 長期利好但細節需完善 2012-08-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