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産統一登記”的受益者是公眾
2013-11-22   作者:李星文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於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産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決定整合不動産登記職責。會議決定,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産登記職責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理順部門職責關係,減少辦證環節,減輕群眾負擔。

  一説到“不動産統一登記”,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反腐要動真格的了”,因為前一段曝出了太多官員利用職權“多吃多佔”房産的新聞。然而,將房屋等不動産信息統歸一個部門登記,遠不止是為反腐行動提供了入手點,它於國家的宏觀調控和民眾的權益保護均有重要意義。

  在不動産未經統一登記的當下,房産在民眾中的分佈狀況並不完全透明,不少人不顯山不露水地手握多套房産。宏觀政策的制定者不能掌握房地産市場的真實態勢,所&&的政策要麼不切實際,要麼偏差較大。而那些隱形房主則可以廁身隱蔽空間內籌謀騰挪,架空調控政策。多年以來,房地産調控多次“空調”無功,跟政策制定者對實際情況掌控不足有很大關係。有了真實情況在手,宏觀調控就有了發力方向,就能扼制房價暴漲,打擊房産囤積,避免閒置浪費,就能實現促進房地産業持續穩定發展的調控目標。在將來,某些達到一定條件的房産要徵房産稅,鉅額不動産也有可能徵遺産稅,稅務部門只有精確掌握業主房産信息,才能不遺漏也不“誤傷”地完成徵稅任務。

  有了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便能建立不動産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實現不動産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島”。由於歷史成因,不動産登記有很多疊床架屋的冗余規定。也由於部門利益作祟,相關部門都願意在這塊“膏腴之地”上插一杠子。統一登記制度的建立,既是在促進各部門回歸自身職權範圍,也是在清除房産管理的梗阻和管涌。各司其職之後就不用再互相“打架”,人為降低工作效率,“信息孤島”消除之後也就破除了某些利益“尋租”空間,彼此監督比暗處的自律更值得信賴。

  當所有的不動産信息告別雜亂無章,清晰而準確地構成一個數據庫後,不動産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就可以啟動了。可以公開的信息全部公開,無良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稱坑害業主的可能將大為降低,買家不見賣家也能做到大致心中有數,房屋易手都在政府主導的信息系統中完成,不動産交易的安全性大為提升。這就可以更好地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産權利人的合法財産權。而在合法財産權得到保護的同時,不合法的財産權也將難以匿跡。之前,由於各地房産信息聯網制度不健全,對不動産的管理存在一些盲區,某些人以非法手段攫取了社會財富,轉化為多套房産:鄭州的“房爹”利用職權將十幾套經濟適用房歸於兒子和女兒名下,陜西“房姐”利用假戶口在神木、西安和北京非法購置了40多套房,而山西“房媳”的戶口、身份證、失業證全是假的,唯有用假身份買的房産是真的。今後,貪官和奸商再想這樣做是不大可能了。

  李克強總理在會上強調:“信息公開有利於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提高執法公信力,是促進質量提升和産業升級、增強消費者信心、保護知識産權、鼓勵創新創業的一劑良方”。不動産統一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正是上述思路在房産管理中的具體體現。這件事做好了,將有利於産業回歸理性和透明,公眾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不動産登記打響長效機制第一槍 2013-11-22
國務院:推動建立不動産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2013-11-20
不動産登記難於上青天 2013-06-19
國土資源部:不動産登記制度起草 2013-05-28
不動産登記條例明年6月底前&& 2013-05-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