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的告誡當引以為鑒
2013-11-21   作者:馮海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11月18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出席《財經》年會時&&:希望中國經濟發展不要走美國老路。

  儘管中美兩國選擇的發展道路不同,但美國曾經走過的彎路,中國不應該重走。筆者認為,克林頓告誡“中國不要走美國老路”,既是善意的提醒,也是經驗與教訓之談。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由金融業和房地産業共同引發,美國經濟甚至全球經濟由此陷入低迷,復蘇之路漫長,教訓十分慘痛。

  任何一個國家經濟增長驅動力都不能依靠金融業和房地産業。依靠金融業就會變成 “錢生錢”的游戲,即便能帶來經濟繁榮,也並非理性繁榮。依靠房地産業,不僅會推動房價上漲增加民生負擔,而且由於房地産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與金融業關係密切,房價過高就容易引發泡沫和金融危機。

  而且,金融業和房地産業都不能創造大量就業,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依靠這兩個行業發展經濟,資金就難以進入實體經濟。如此一來,經濟增長方式單一,就會有一定財政和經濟風險,由於不能有效解決就業,也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

  在筆者看來,“中國不要走美國老路”這句話對中國仍有現實警示意義。其一,儘管中國經濟增長驅動力來自多個方面,沒有完全依靠金融業,但是,金融業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無論是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還是近一兩年刺激地方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政府借債投資基建等項目。目前,雖然地方債務審計結果還未公開,但情況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必須多元化發展經濟。

  其二,很多地方政府對房地産業依賴過多也潛伏着危機。我們很多地方經濟對房地産依賴性也很強,不僅財政收入依靠房地産稅費,而且GDP也依靠房地産來拉動,導致的結果是房價持續上漲,由此滋生了房地産泡沫。

  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房地産業是不靠譜的,而且中國房地産已經接近飽和,很難為經濟增長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其三,貧富差距太大會限制國家發展。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貧富差距問題。貧富差距太大至少帶來三大問題:一是影響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二是增加社會保障壓力和國家財政支出;三是會造成社會問題,甚至影響穩定。

  在筆者看來,儘管我們不會重走美國的老路,但要意識到,克林頓的觀點仍對我們有借鑒意義,因為金融業、房地産業、貧富差距等問題也存在於中國,只是情況沒有那麼嚴重,沒有引發嚴重後果。不過,如何避免美國式悲劇在中國重演,仍值得我們長期警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美國次貸危機克林頓難辭其咎 2012-09-10
克林頓"重返工作"意味着什麼? 2012-07-19
克林頓的逆襲 2012-06-20
克林頓新書擎畫施政藍圖 2012-06-11
《克林頓:重返工作》[書摘] 2012-06-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