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影子銀行為何氾濫
2013-11-20   作者:喬新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教授)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近些年來,中國的商業銀行在規避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方面,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中央政府嚴格控制商業銀行對房地産業發放貸款規模,於是,商業銀行把直接對房地産發放的貸款改為對房地産領域相關行業的貸款。例如,房地産開發商把自己的貸款變成合作夥伴的貸款,那些原材料供應商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房地産開發商的影子機構,他們幫助房地産開發商從商業銀行獲得鉅額貸款。不僅如此,許多商業銀行不直接與房地産開發商發生金融業務關係,但是,與信託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由信託機構向房地産開發商融資。

  近些年來,“影子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國家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客觀上加快了“影子銀行”發展的步伐。一些信託擔保財務公司與商業銀行形成緊密的商業夥伴關係,他們幫助商業銀行規避國家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而商業銀行投桃報李,直接在自己的營業大廳為“影子銀行”提供服務。最常用的方法是,由商業銀行介紹信託公司的理財産品,信託公司利用自己獲得的資金髮放貸款,收取利息,然後再由信託公司將其中的一部分作為手續費轉給商業銀行。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在監管過程中出現了“一手軟一手硬”的現象。中央政府加大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力度,控制商業銀行貸款的規模,嚴格防範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可是,對非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卻疏於監管。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信託公司、擔保公司和財務公司從商業銀行獲得大量資金,然後,用於鋪攤子上項目。地方政府設立的信託公司、擔保公司和財務公司實際上扮演着從商業銀行獲取貸款的“掮客”角色。這些“影子銀行”的存在,不僅導致國家金融宏觀調控政策被扭曲,而且人為地加大了金融風險。

  中央政府為了搞活中國的金融市場,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地方股份制銀行和村鎮銀行,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金融市場的供需矛盾。但是,由於國家實行嚴格的金融市場價格管理政策,因此,這些銀行的出現,有可能會加劇金融行業的不正當競爭。一些新設立的銀行機構為了獲取利潤,有可能把自己與“影子銀行”捆綁在一起,通過為“影子銀行”提供服務拓展利潤空間。

  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混亂局面堪憂。一些商業銀行的營業大廳人聲鼎沸,推銷“影子銀行”理財産品的業務員如過江之鯽。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那麼,投資者的利益將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護。今年6月份出現的“錢荒”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中央銀行出手相助,那麼,一些商業銀行將會面臨嚴重的支付危機。

  筆者的建議是,針對中國金融市場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中央政府應當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盡快改變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制度,成立國家金融委員會,建立統一的金融預測和監管中心,隨時監管資金的流向,防止“影子銀行”氾濫成災。必要的時候可以制定專門的法律,要求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增加自己的透明度。國家金融委員會建立的金融預測和監管中心可以隨時要求“影子銀行”匯報資金的來源和貸款的規模,放開存貸款利率的同時,加強對金融市場價格的動態管理,防止一些金融機構利用價格手段從事不正當競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書摘]我在中國影子銀行的經歷 2013-11-04
影子銀行:中國經濟新前沿 2013-11-04
社科院:2012年底中國影子銀行規模或達20.5萬億 2013-10-09
社科院報告建議完善影子銀行監管 2013-10-09
"影子銀行"對正規商業銀行體系的替代 2013-09-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