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還須多管齊下
2013-11-06   作者:金明岩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繼世衛機構首次指認大氣污染致癌後,中國社科院、中國氣象局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稱,霧霾天氣影響健康,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等。

  這一系列對人體的不健康影響,在“霾日數明顯增加,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的情況下,更加令人擔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坦陳,現在中國大氣污染比較嚴重,霧霾天氣幾乎常態化。顯然,要不要治理大氣污染,治理速度要不要加快,都已經成為社會的肯定共識和民眾的利益關切。

  不能説沒有行動。國家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北京、上海也在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具體到北京的汽車尾氣治理,都已經細化到小汽車指標的下降。而從財政層面的資金支持,到監督層面的嚴厲懲處,也都有具體的措施。然而,面對多污染源共同構成大氣污染的嚴峻現實,“多管齊下”顯然更具有現實針對性。

  不少上夜班的人有這樣的親身感受,凌晨一兩點行走在大街上,有時霧霾就已經很重,而冬季供暖還未開始。此時汽車尾氣應是全天排得最少的時候,也是烹飪污染可能性最小的時候。這只能説明污染性企業等其他污染源在偷偷排放。

  誠然,淘汰落後産能,對污染性企業關停並轉,並非易事。從銀行債務化解,到職工再就業,再到如何尋找生路,都是想見的難題。但是,嚴重霧霾就是命令,就是必須治理的硬任務。

  做什麼事瞻前顧後,必然難以壯士斷腕。中央是下了決心的,就看地方的行動。都講自己的難處,都覺得自己短期內不可能有大動作,治污的行動便只是紙上的努力。有困難就克服,有阻礙就去除,要不怎麼叫攻堅克難?又怎麼能擔起造福一方的重任?

  治污當然有一個過程,效果也不是立馬就顯現。但至少要在行動上,首先讓社會公眾看得見。治污當然是一個全社會的共同行動,也需要百姓的配合、理解與支持。但顯然,政府的表率帶頭作用,治污不惜斷腕的果決更能推動民眾為之出一份力。這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就是要讓民眾看得見你的行動,看看關停了多少污染企業,還有多少企業在排污。

  面對霧霾天,民眾呼吸在痛,心頭在痛。各級幹部要能夠真切感受到這種痛。與GDP相比,與財政收入相比,這種痛會讓那些政績都貶值,甚至令其蒙羞。惟其知恥,而後能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治霾需用好“以獎代補”的藥引 2013-10-15
北京治霾提速今年減少農村劣質燃煤80萬噸 2013-08-12
“治霾窘途”系列報道 2013-07-17
[網民關注]美麗中國從治霾開始 2013-03-06
北京治霾徵集意見結束 四成網友稱公車應先限行 2013-02-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