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動不了德國的“奶酪”
2013-11-05   作者:丹一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丹眼看歐陸

  近些天大西洋兩岸美歐的關係有些微妙,幾天之內上演了一出盟友變損友的活報劇。先是法、德媒體先後爆出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兩國公民、政要進行過大範圍、長時期的竊聽,德國總理默克爾赫然在被竊聽之列。隨後美國財政部公布半年度匯率報告,罕見地攻擊德國的經濟政策,認為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正給歐元區和全球經濟帶來損害。
  “竊聽門”事件還在發酵,至今還是德國媒體熱炒的話題。德國各政黨也表現出難得的一致,不僅共同譴責,還紛紛出招要求懲治這一行徑。“竊聽門”還讓本已淡出的前美國情報機關工作人員、爆料者斯諾登重回公眾視線。社民黨提出邀請斯諾登作為證人出席聯邦議院聽證會。綠黨要求讓斯諾登自由入境德國,並給予居留許可。左翼黨則要求將斯諾登納入證人保護程序。
  德國人對此事出離地憤怒,更多地是針對美國這一行為給德國帶來的屈辱。對德國人來説,美國對德國的大規模竊聽、特別是對德國總理的竊聽是一件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作為美國最緊密的盟友之一,德國人不理解美國有什麼必要監聽德國。
  有一種説法是,美國竊聽默克爾是出於經濟原因。德國外交協會的美國問題專家約瑟夫布拉姆爾認為,“竊聽門”是美、德在經濟和貨幣問題出現對抗的佐證。美元作為唯一領先國際貨幣時日無多,而歐元和人民幣已逐漸從區域貨幣發展成國際貨幣。鋻於德國在歐盟和歐元區的強大影響力,美國想詳細了解競爭對手領導力量的所思所為是情理中事。
  如同布拉姆爾分析的注腳,一週後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矛頭直指德國。報告批評德國內需增長“缺血”,經濟嚴重依賴出口,不僅威脅到歐洲安定,也對全球經濟構成負面影響。報告説,即使在危機期間,德國仍保持高額貿易盈餘,2012年德國的貿易順差總額超過中國。報告批評德國這一對外經濟政策導致歐元區和整個世界經濟飽受通縮之苦。
  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經濟模式一向為歐美其他國家詬病,但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考驗,德國經濟風景獨好,德國也因此成為歐洲經濟的主導者。
  在經濟問題上,德國人已經不會太在乎美國的看法,對美國經濟模式更是嗤之以鼻。德國經濟部隔天就反駁了美國的指責,聲辯説經常項目盈餘一方面是德國經濟強大競爭實力的體現,另一方面體現全世界對德國産品的信任。德國的投資在穩步增長,個人消費也在提升,內需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經濟部認為,美國的指責是沒有道理的。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也&&,德國在出口方面的強勢是創新的結果,歐盟其他國家從德國出口成功中獲益。如果德國出口總額增長10%,歐盟夥伴國家的中間産品出口就能相應增長9%。
  堅持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是默克爾能夠三連任的原因之一。如果美國人真的長期竊聽了默克爾的電話,應該明白德國的經濟政策不會輕易改變。在經濟問題上,美國要動德國的奶酪,不大容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涉嫌監控竊聽歐盟國家 法要求"暫停"自貿協定談判 2013-07-04
美歐自貿談判恐因“竊聽門”生變 2013-07-03
法總統要求美國停止對歐盟國家監控和竊聽行為 2013-07-02
歐盟要求美國對竊聽歐盟機構作出解釋 2013-07-01
安信遭遇"竊聽風雲" 經紀業務恐損失巨大 2013-02-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