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房價”蘊涵深意
2013-11-01   作者:馮海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是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任務。

  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住房領域情況。此舉不僅説明最高決策層高度重視住房問題,而且預示着即將於11月9日至12日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房地産政策很可能會發生重大轉向。

  多年來,我們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基本上都是以“房價”為核心。為了遏制房價上漲,無論是通過限購、限貸等手段抑制投資投機,還是要求各地提前公布房價控制目標、加大住宅土地供應、監督“地王”,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限制房價過快上漲。

  房價在過去談論了多年,如今在房地産規格最高的會議上卻突然不談房價了,顯然,耐人尋味。在筆者看來,不談“房價”不是因為房價問題太敏感,而是因為不談“房價”蘊涵着深意。從談論“房價”到不談“房價”,意味着我們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很可能會發生轉變。

  多年前輿論就在討論一個熱點話題,即房價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在媒體報道與評論中,房價與民生&&的頻率也最高。由於房價與民生的確關係密切,因而房價問題受到從上到下的空前關注。但我們可以深思一下,房價問題的實質是什麼呢?顯然,是供需問題,是經濟問題,是公民居住權益保障問題等。

  不談房價,並非不解決高房價問題,這次決策層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增加供應上,實際上就是要解決房地産業的實質問題。增加供應就能調節供需關係,自然有利於房價穩定和樓市健康,而樓市健康發展必然有利於中國經濟健康。增加供應——無論是增加商品房供應還是增加保障房供應,都是在解決居住權益問題。

  但是,增加供應並不等於會增加房屋空置、增加“鬼城”、增加泡沫。中央對“住房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問題的認識,意味着增加供應是在合理配置住房資源的基礎上增加,而不是盲目增加。也就是説,主要在房屋供應緊張的地方增加住房供應;針對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決、保障性住房總體不足,增加住房供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我國國情看,總的方向是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這意味着政府與市場的界限、責任將進一步明確,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市場滿足層次需求。如此一來,政府與市場承擔各自角色,保障房與商品房“雙輪驅動”,必將加快推進中國樓市保障化、市場化的發展。

  從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內容來看,談論住房保障的內容要多一些,這或許意味着我國保障房建設力度還要進一步“升級”,監管將會更加完善。對於住房困難家庭而言,這顯然是個好消息。不過,住房領域究竟如何改革,答案可能要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才能揭曉,改革方案如何落實,同樣有待觀察。

  在筆者看來,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住房領域情況,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住房不僅會在今後的政治經濟中佔據更重要的分量,而且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要進行改革布局。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則為我們大致描繪了住房領域改革的方向和決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英房價年率創三年來最大升幅 2013-11-01
房産稅擴容能否阻止房價衝高 2013-10-31
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住房領域情況:未談及房價 2013-10-31
熱點城市房價"高燒" 樓市長效調控機制&&預期升溫 2013-10-31
溫州房價下跌無人接盤 法院變身淘寶掌櫃低價拍賣 2013-10-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