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産業化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2013-10-25   作者:陸星兆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農業部擬有計劃推進轉基因産業化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儘管表面上輿論聚焦於食品安全,但這背後,實質上是我國農業發展已走到十字路口,轉基因問題已無法回避。

  中國是28個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之一。目前,獲得基因生産應用安全證書且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由於種種原因,大面積商業化種植的只有棉花這一非食用品種。

  第一代轉基因技術,以抗蟲基因和抗除草劑基因為代表,明顯增加了産量,農民是直接獲益方,但消費者是容易被忽視的潛在受益者。由於農産品價格主要受供應變動的影響,隨着轉基因技術發展,農産品的“相對”價格在相當長時間內呈現趨勢性下跌,這與公眾的現實感知並不一致。

  比如,新世紀以來的農産品牛市,大豆從2000年的470美分/蒲式耳上漲到了目前的1280美分/蒲式耳,但剔除掉通脹和貨幣氾濫因素,大豆價格卻是相對下跌的。這與近十年來轉基因大豆在南北美洲廣泛種植有莫大關係。據統計,2000年全球大豆産量為1.6億噸,到今年預計將增至2.8億噸。其他農産品價格和産量也呈現類似規律。

  當前地球已承載超過70億人口,不斷進步的農業技術解決了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對於我國來説,每年進口農産品折算的土地缺口高達六七億畝。除繼續增加進口外,提高單産是保障國內農産品供應的唯一辦法,轉基因食品産業化恐怕是一道我們繞不過去的坎。

  轉基因到底有沒有危害,爭議還很大。反對者顧慮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擔心國外種業巨頭形成壟斷。樂觀者認為,隨着科學進步,下一代的轉基因技術將向改善食品營養、降低化肥使用強度方向發展,給消費者和整個地球生態環境帶來更多好處。

  日前,61名院士請求轉基因水稻産業化,有關單位試圖以豬為實驗對象,消除公眾顧慮,但結果適得其反,網上質疑聲一片。據媒體報道,農業部下一步還將加大科普宣傳,為轉基因生物技術産業化應用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近年諸多案例其實已證明,事關公眾健康安全,光説沒用,有關部門領導不妨以身作則,既能擺脫吃“特供”的負面印象,又能讓老百姓對轉基因食品真正放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歐盟對轉基因態度謹慎懷有戒心 審批程序嚴格 2013-10-22
發達國家對轉基因食品標識要求不一 2013-10-22
[經濟參考微話題]化解“轉基因焦慮”需要信息公開 2013-10-22
轉基因水稻産業化應慎重 2013-10-21
轉基因食品推廣必須“求同存異” 2013-10-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