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垃圾短信必從問責運營商入手
2013-10-24   作者:舒聖祥(湖南 職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工信部曾多次發文,要求開展垃圾短信整治工作,而移動、聯通、電信等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曾簽署治理垃圾短信的相關協議,專項整治垃圾短信。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其實都是三大電信運營商自己發送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最終成為垃圾短信最大推手。運營商不僅為發送垃圾短信提供便利,還為發短信的企業謀劃對策應付監管。不僅如此,電信運營商還會給短信群發企業返利,以鼓勵這些企業多做類似業務。(據央視《焦點訪談》)

  手機用戶飽受垃圾短信騷擾,已經堪稱“歷史悠久”了;工信部屢次發文治理卻屢次收效甚微。以至於群發短信已經成為詐騙、招嫖以及謠言等垃圾信息傳播、寄生的主要通道之一,比街邊上的牛皮癬還要可恨。毋庸諱言,對於垃圾短信的氾濫,三大電信運營商負有不可推卸的職責,要在技術上遏制垃圾短信群發其實完全可行;之所以垃圾短信久治不愈、愈演愈烈,公眾一直懷疑是電信運營商監守自盜,《焦點訪談》的報道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面對受害者核查垃圾短信的要求,三大電信運營商表現得無能為力,把垃圾短信和自己的關係撇得乾乾淨淨;而在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企業面前他們又變得神通廣大,甚至能幫助企業逃避國家監管,服務之周全令人嘆服——巨大的差距背後,是在責任面前唱黑臉,是在利益面前唱紅臉。在商言商,電信運營商看重賺錢沒有錯,但是必須取之有道,必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規,必須兌現自己簽署的承諾,必須履行基本的社會責任。

  作為壟斷國企,三大電信運營商以“為了國計民生”的名義壟斷着市場;作為對等義務,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帶頭踐行企業公民守法職責,否則壟斷行為就喪失了合法性。當然,垃圾短信氾濫,也不僅僅是企業道德的問題。因為在經濟利益面前,“道德血液”僅靠企業自律,註定無法順暢流淌。就算運營商高層並不想賺垃圾短信的錢,但在繁重的考核任務面前,底下的人也必定什麼業務都敢接。

  雖然三大電信運營商簽署了治理垃圾短信的相關協議,但他們對治理垃圾短信肩負的責任並不明確,如果治理不好也沒有問責罰則;相反,發送垃圾短信的現實利益是實實在在的——運營商最終屈服於現實利益而成為垃圾短信的最大推手,因此並不奇怪。既然事實證明,垃圾短信的氾濫,關鍵原因就在於電信運營商的監守自盜,那麼要治理垃圾短信,首先就要從明確電信運營商的治理職責入手。

  一方面,對運營商主動幫客戶發送垃圾短信並借此牟利的行為,必須嚴懲不貸,用鉅額罰單迫使運營商沒有再去賺發送垃圾短信的錢的興趣;另一方面,只要垃圾短信依舊氾濫無比,電信運營商就要承擔監管不力的失職之責,以此倒逼電信運營商在攔截垃圾短信的技術上不斷改進。總之,治理垃圾短信關鍵就在於明確電信運營商的職責,讓其從垃圾短信中的獲利遠遠大於治理不力的付出。如此,公眾才有望從垃圾短信騷擾之苦中得到解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對垃圾短信,運營商不能重利忘義 2013-10-11
上半年垃圾短信被舉報量已超去年總量 2013-08-06
治垃圾短信和詐騙還須實名制 2013-01-06
用法律斬斷垃圾短信利益鏈 2012-12-26
網友呼籲重典治理垃圾短信 運營商被疑“姑息養姦” 2012-10-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