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説,在諸多影響今年國際金融市場的因素中,沒有比美聯儲退出寬鬆貨幣政策(QE)的預期更大的了。這個話題從年初持續到現在。為此,美聯儲和市場還專門準備了一個單詞:tapering,意思是聯儲逐漸縮小QE的規模,一直到最終結束購買資産。轉眼已到深秋,隨着年底的臨近,也就是多數人預期的聯儲最遲開始tapering的期限在臨近,卻不料美聯儲真正的開始tapering的概率反而在降低。
之前市場各方之所以廣泛預期美聯儲將在今年9月開始tapering,依據在於美國經濟呈現連續復蘇、失業率穩步下降的趨勢。另外,美聯儲在去年底還明確提出了改變“零”利率政策的“失業率6.5%、物價指數2.0%+0.5%”標準。雖然這個標準説的是美國改變利率走向的標準,但可以此預期美聯儲開始退出QE政策,時間上至少是在改變利率環境之前的一年左右。
然而,國際金融市場熱衷於預期美聯儲在今年第三季度退出QE,並且熱炒tapering,因為這個單詞本身就有逐漸縮減QE規模直到為零的含義,就等於給美聯儲預定了退出時間表和路線圖,無形之中有一種變相逼美聯儲就範的意思。這當然令老美極不舒服。所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6月中旬就給這種預期當頭一棒,聲稱經濟數據並沒有信號表明聯儲會很快縮減QE,並且再也不用tapering一詞,因為聯儲的QE政策是根據經濟數據制定的,即使在啟動退出QE程序後,只要經濟數據不佳,美聯儲也可以暫停退出QE步伐,甚至再重新增加資産購買。到了9月,美聯儲果然沒有啟動縮減QE的步伐。市場之前的預期基本上都落空了。
最新的預測線索是,美聯儲可能要在失業率低於7%以後才開始考慮退出QE。據説,這個標準和之前的那個改變利率環境的標準,都是出自於現任聯儲副主席、即將成為下任聯儲主席的耶倫之手。美國8月的失業率是7.3%,按照現在的美國降低失業率的速率,大約需要5至6個月的時間,才能降低到7%左右。也就是説,美聯儲最可能啟動退出QE的時間,或許是在明年第一季度。
因為聯邦政府在國會兩黨爭鬥相持不下而停擺了兩周,美國9月的失業率數據推遲至昨天才公布。而新數據卻從兩個方面讓世人看到未來數個月的美國就業狀況未必就能樂觀的跡象。第一,美國就業狀況最近兩周在惡化。10月10日,美國公布的每週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突然從30.8萬人大幅惡化至37.4萬人,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最高,而預期是30.7萬。雖然美國勞工部稱,6.6萬增幅的約一半是加州計算機系統升級問題所致;而政府關閉導致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新增約1.5萬。但是,10月17日該指標最新的數據是35.8萬人,預期為33.5萬人。如果美國的非農就業人數和失業率數據真有了穩固的改善趨勢,那該數據理該持穩在30萬附近。而自今年以來,該數據從37萬左右穩固地下滑到了31萬附近。第二,雖然美國聯邦政府這次上調了債務上限,但這只是為奧巴馬政府爭取了幾個月的喘息時間,把難題推到明年2月的緩兵之計而已。據分析,這次聯邦政府關門,已使美國損失了0.6%左右的GDP。可想而知,債務危機幾個月後復發,對於企業信心和消費者信心會有怎樣的打擊,而這一切衝擊最終必然傳遞到就業。所以,美聯儲退出QE面臨的阻力,比市場預期的可能要大得多。看樣子,退出時間可能要落後於目前市場的主流預期。
其實,在退出QE問題上陷入困境,相當部分源於美聯儲的自我攬事和加壓。目前美國由於奧巴馬政府的“大政府”傾向以及債務上限與高額赤字、高額債務之間的悖論,導致美國財政難有作為,而美聯儲把失業率的指標量化,等於越位把財政和政府的職責攬到了自己身上。這裡還有個證據,一年來美國的房屋價格已大漲了超過10%,按理,美聯儲早該提高利率和減少甚至停止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了。但是,美聯儲內部卻形成了如果縮減QE規模,首先只縮減購買普通國債的規模,而抵押貸款資産購買規模則保持不變的共識。所以,美聯儲5年多來力推大規模的QE,實際上就是將“債務貨幣化”,把貨幣當局的手伸進財政職能裏,實行量化的失業率標準,等於把貨幣職能延伸到就業等廣泛的經濟事務之中。由於上述提到的美國在債務與財政問題上的悖論,美聯儲未來無疑將越來越多地滲透到財政職能之中去,而QE的退出期限會因此變得更難以捉摸。
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重創,以及在危機後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的遲鈍,美聯儲的資産負債表一直在快速膨脹,其職能也就時常越位。這種越位的後果到底會是什麼,恐怕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看出來。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美聯儲的越位至少縱容了金融泡沫的重新泛起、經濟轉型的有名無實、財富的不當分配等等弊端。一再延遲退出QE期限,勢必會加劇上述弊端,並可能帶來叵測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