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改革可引入業績承諾補償機制
2013-10-22   作者:張煒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分享到:
【字號

  一項媒體調查研究表明,剔除金融類的上市公司,2007年上市的116家公司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6年,整體的全面攤薄凈資産收益率分別為 21.7% 、22.3%和21.4%。但在上市後,全面攤薄凈資産收益率不斷下滑,此後6年從未高於20%。特別是2012年的這一數據甚至低於10%,比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為嚴重的2008年更低。

  媒體之所以對2007年的IPO進行樣本分析研究,因為通常5年是募投項目的收穫期。調查同時顯示,這116家公司剔除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公司經營無關或無法單獨核算的項目,僅有27%的IPO項目符合預期,而有170個項目未達標,超過七成不是業績不符合預期,就是建設進度延遲。

  顯然,募投項目不達標的比例偏高與企業上市後賺錢難存在因果關係。IPO募集獲得資金,本該産生的效益變成“水中月,鏡中花”,中小投資者難免遭遇“竹籃打水一場空”。

  A股市場上,上市後盈利能力“開倒車”歷來並非個別現象。 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中小板首發的80家公司中,在2008年一季度有7家虧損,20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合計佔比為33.75%。有的大企業同樣沒能倖免。

  2007年11月上市的中國石油,在2008年一季度出現了28.6%的凈利潤同比滑坡。該公司帶着“亞洲最賺錢公司”的美譽回歸A股市場,但上市後的盈利增長步伐戛然而止。其2004年至2006年的凈利潤連續增長,2007年上市當年攀至頂峰,上市次年的 2008年滑坡22.02%,2009年再下降9.7%。 2010年之後的凈利潤有升有降,沒能重新超越2008年。可見,中國石油A股IPO後的盈利水平不升反降,帶給中小投資者的負面影響不遜於高價發行。

  對於上市後的盈利能力沒 “做加法”而是“做減法”,不少公司歸咎於“生不逢時”。不可否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與宏觀經濟環境之間關聯度日益緊密,宏觀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不可低估。 2007年IPO的項目,隨之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的“煎熬”,客觀上加劇了募投項目進展慢和賺錢難。可問題在於,外部環境的變化並非全部因素,更不是部分企業圈錢與包裝上市的 “遮羞布”。導致上市前後的盈利能力“判若兩人”,還與部分企業刻意包裝有很大關係。這些企業過會前“濃粧艷抹”甚至“整容”,以此來達到上市的目的。包裝上市非但透支了公司未來若干年的成長性,使得上市後盈利能力露出原形,而且有的還為上市前粉飾財務報表付出了代價。

  扭轉企業上市後反倒賺錢難的怪相,是提高A股投資價值及提振投資者信心的當務之急。如果聽任IPO繼續成為圈錢的游戲,業績變臉不受約束的話,很難從根本上消除IPO恐懼症。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最大限度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既要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確保IPO的真實性,還有必要採取措施來遏制業績變臉。

  此前的IPO改革方案意見徵求中,有保薦代表人建議實施新股業績承諾補償機制。按其建議,發行前持股5%以上的股東及所有股權投資者均對該業績預期做出承諾,並按鎖定期長短和持股比例,在承諾業績未實現時實施差異化的股份補償機制,補償方式可以選擇股份無償贈送、回購方式和以現金替代股份等。

  類似的業績承諾補償機制,在並購重組中已經廣泛實施。若IPO改革引入該做法,將迫使不誠信的控股方承擔失信成本。IPO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擬把控股方及高管的減持與發行價挂鉤,一定程度上使這些重要股東為業績變臉導致的股價破發付出代價。相比之下,引入業績承諾補償機制的建議,對約束新股業績變臉的作用更為直接。或許有人認為業績承諾或利潤補償都是發行市場化的倒退,IPO改革應該體現“買者自負”,但不可忽視的是,業績承諾補償機制針對IPO弊病,是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有益之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IPO改革不能拖延 2013-09-16
優先股制度可優先運用於IPO改革 2013-09-11
重啟市值配售與IPO改革方向背道而馳 2013-08-16
IPO改革方案仍在研究 盡快啟動並購重組分道制 2013-07-06
IPO改革先應剎住新股變臉風 2013-06-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