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君正10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將出資約人民幣11.8億元持有增資後的天弘基金51%的股份。有人覺得這或是公募業的一次顛覆性創舉,筆者卻認為,這只是公募基金銷售渠道之爭,還不能從根本上扭轉目前公募基金業的發展疲態。 此次阿里巴巴擬參與天弘基金的增資擴股,是借了去年以來基金業的政策改革東風。2012年新《基金法》放寬了對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東須持股25%以上的條件要求,此外,證監會去年9月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及《關於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若干問題的通知》,取消了原來內資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49%的規定。此次阿里巴巴擬控股天弘基金51%的股份,正大膽利用了新規定。 不過,阿里巴巴擬控股天弘基金,還需要得到證監會批准,這其中可能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按《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公募基金的主要股東應具備從事證券經營、證券投資諮詢、信託資産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資産管理業務等條件。浙江阿里巴巴是否具備上述條件,或許還需要經過證監會的慎重鑒定。 天弘基金公司的增利寶這類互聯網基金的産生,等於基金公司將電商平台上用戶的閒錢充分利用起來,對擴大公募基金業規模確有一定作用。在天弘基金和支付寶合作的增利寶——餘額寶産品中,天弘增利寶選擇以支付寶餘額增值服務—餘額寶為唯一的直銷平台,客戶將錢轉入餘額寶,即為購買天弘增利寶基金,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債、中央銀行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用戶的投資收益相比銀行活期利息高出好多倍。餘額寶自6月13日上線以來,規模一直在急劇膨脹,到三季度末已超過500億元。既然增利寶的快速擴展,主要利用了“餘額寶”這個平台,阿里巴巴挾平台優勢趁勢進入天弘基金也就勢所必然。 在互聯網基金髮展起來之前,基金銷售渠道主要是銀行網點,但囿於基金公司投資能力和業績,加上基金業頻頻爆出一些違規事件,公募基金的社會形象受損,銀行網點銷售基金進入了瓶頸。有的銀行網點在基金銷售中甚至出現“各類誤導”,客戶經理或明或暗誘導目標産品的銷售,為博取基金公司灰色激勵,不惜損害客戶利益。現在,基金銷售渠道越來越廣闊,有了互聯網平台,銀行渠道的作用在降低,再加上今年6月證監會公布《保險機構銷售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規定》,保險機構參與基金銷售業務也有了制度規範和保障,基金銷售渠道之爭遂愈演愈烈。照目前的格局看,今後一段時期,銀行業仍會主導基金銷售,而互聯網渠道將構成越來越強有力的挑戰。 當然,互聯網基金還只是利用電商平台上用戶的一點小閒錢,還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互聯網基金的吸引力,是因為電商平台上用戶的錢閒着也是閒着,通過購買增利寶基金,最起碼可以獲得比活期利息高得多的收益,用戶對這部分錢的預期收益本來就比較低,增利寶抓住了這個機會,算是拾遺補缺。但是,互聯網用戶畢竟不可能將大規模資産通過這種渠道來投資,其他投資者更不會借道這個渠道來投資理財,因為貨幣基金這種投資産品在基金市場上比比皆是。而且,增利寶只投資國債、銀行存單等低風險品種,相比社會上其他一些投資渠道,其收益水平顯然缺乏競爭力。隨着投資者越來越挑剔,要求越來越高,增利寶光環終將褪去。 有人期望增利寶基金的出現以及阿里巴巴介入天弘基金,能使公募基金業出現顛覆效應,筆者認為這有點過於樂觀了,畢竟阿里巴巴此舉的積極影響還只在電商平台的局部領域,程度也較為有限。 公募基金業要實現新一輪行業大發展,就必須在提高基金公司投資水平上,在基金公司忠誠於基民的信託上,在推動基金資産實現優化資源資産配置、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上求得新的突破。否則,基金投資主要通過扎堆操縱等方式謀取差價,基金公司或從業人員總想利用基民的錢在市場運作來為自身牟利的積弊不革除,即使通過各種方式讓基金規模大增,最終也仍然會被打回原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