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坐上了頁巖氣快車
2013-10-11   作者:張銳(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儘管因為債務上限談判未果,奧巴馬政府遭遇到了無奈關門的短暫煎熬,但與此同時還可以有對衝的利好消息帶去些許慰藉。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道,得益於對頁巖氣的開採,美國有望在今年取代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油氣生産國。對於“坐在汽車輪子上”並以消耗傳統石化能源為主的美國而言,這一華麗轉身的結果無疑是一針長效而持久的興奮劑。
  國際能源情報署(EIA)的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技術上可採的頁巖氣資源為185萬億立方米,其中我國佔全球總量的19%,美國佔13%,歐洲佔10%。雖然並非獨佔鰲頭,但作為最早發現頁巖氣的國家,美國對頁巖氣的開採從試探到商業化已有近200年。特別經過了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的折磨後,自卡特總統以來的歷屆政府都高度重視研發頁巖氣勘探與開採技術,使得頁巖氣在美國全面商業化的腳步不斷提速。與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相比,頁巖氣不僅儲量豐富,而且供氣穩定,正是如此,美國的頁巖氣革命被稱為“一百年來石油天然氣工業最重大的事件”。
  相比亞洲和歐洲國家頁巖氣動輒藏於3000米之深的地下並且坐落於高山峽谷之中,美國頁巖氣多分佈於廣闊的平原地區,且蘊藏深度在2000米之內,開採成本和作業難度要小得多。另外,美國有210條天然氣管道,超過48萬公里,覆蓋每個主要市場和頁巖氣區,從而大大減少了頁巖氣開發的前期投入,夯實了頁巖氣開發的市場基礎。不僅如此,美國掌握了從氣藏分析、數據收集和地層評價、鑽井、壓裂到完井和生産的系統集成技術,特別是含氣量測試、水平井的鑽井完井和水力壓裂三大核心技術皆已成熟,顯著拓展了美國頁巖氣的開採面積和深度,同時加快了規模化作業的進程。
  經過多年探索,美國政府還建立起了一套完備的頁巖氣産業的政策體系。如聯邦政府對參與頁巖氣開採的企業給予每立方米約0.016美元的財政補貼,相應的州政府給予不超過每立方米0.05美元的財政補貼,且沒有時間下限。與此同時,政府還通過稅收減免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參與到頁巖氣開採的過程中來。另外,聯邦政府早在35年前就放鬆了對天然氣價格的控制。
  頁巖氣的噴薄而出改寫了美國能源市場的傳統格局。10年前,美國頁巖氣産量僅佔天然氣總量的1%;而到去年,該比重已上升到37%。根據EIA的預測,到2035 年時,美國46% 的天然氣供給將來自頁巖氣。鋻於頁巖氣的價格優勢以及清潔高效的環保特徵必然對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形成直接衝擊,EIA發布的最新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在美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消費比重已縮至32%,天然氣消費比重由20%擴大至32%。頁巖氣將取代煤炭成為僅次於石油的美國第二大能源資源。
  近年來美國頁巖氣産量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爆發式增長,帶動了傳統天然氣和原油産量節節攀升,其中天然氣年産量已從7年前的1.1億噸增長至2012年的1.7億噸,同期原油産量從3.1億噸增長至3.5億噸。據EAI預測,到2015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産國;到2017年,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産國。而德國聯邦情報局總部一項秘密研究顯示,到2020年,美國將由目前的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轉變為油氣出口國。對此,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沒有美國的頁巖氣,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到2040年將佔到全球天然氣供應市場約33%的比例,但因為有了美國頁巖氣,這三國份額將下降至26%。換句話説,美國頁巖氣的成功將稀釋俄羅斯和石油歐佩克左右全球能源市場的力量,並有增強能源消費國與輸出國的博弈籌碼。
  當然,頁巖氣的革命性意義並不僅發生在能源市場上。頁巖氣開發還大規模帶動了美國相關産業的鏈式投資。據化工巨頭陶氏化學公司的估計,美國企業在過去兩年中宣布的頁巖氣投資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頁巖氣産量的增加不斷拉低了能源價格,進而賦予了美國“再工業化”進程的正面能量。除了新的能源優勢吸引着空中客車、陶氏化學等國際知名企業將部分製造項目遷入美國外,僅俄亥俄州的尤蒂卡頁巖地區的油氣行業,2012年就支持了3.9萬個就業崗位,創造稅收15億美元。
  “頁巖氣革命”的美國式成功激發了全球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強烈興趣。歐洲頁巖氣儲量第一的波蘭在投資2億美元用於頁巖氣勘探工作的同時,將頁巖氣開發稅徵收日期從2015年推遲至2020年;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今年年底前將完成7口頁巖氣測試井的鑽取;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三的阿根廷也如期邁動了首個頁巖氣開發項目的腳步。另外,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都啟動了頁巖氣的勘探與開發工作。中國國土資源部則在日前宣布,今年頁巖氣産量有望達到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00%。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期貨博客]美國僵局未解 商品延續震蕩 2013-10-11
美國經濟的“回來”之路 2013-10-11
美國未來將會啟動對中國的貨幣戰爭? 2013-10-10
聯合國面臨44億美元欠款 美國至少拖欠近8億美元 2013-10-10
誰讓美國夢變得黯淡 2013-10-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