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資産亞洲第二不值得炫耀
2013-10-11   作者:余豐慧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余豐慧

    安聯集團發布2012《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大陸金融資産達到6.5萬億歐元,亞洲排名第二,此外,全球金融資産已達111萬億歐元。
  首先要弄清楚金融資産的準確概念。觀察一個公司或個人的資産負債表,我們會發現其中既包括金融資産又包括有形資産。有形資産(tangible assets)包括土地以及像計算機、建築和汽車這樣用來進一步生産商品和服務的資本品。我們必須把它們和金融資産區分開來,後者本質上就是一張紙。更準確地説,金融資産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貨幣要求權,股票、儲蓄、各類有價證券等都是金融資産的表現形式。
  中國大陸金融資産躍居亞洲第二,再次證明中國改革開放35年來的經濟奇蹟;也説明中國大陸金融市場、金融工具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不斷完善、健全和繁榮,百姓金融投資品種在增多、方式在多元化。同時,2012年全球中産階級人數增長了將近1.4億人,中國總量佔比最高。這是中國大陸整個經濟發展成果和金融市場逐步發達的體現,可喜可賀。
  雖然中國大陸金融資産躍居亞洲第二,但卻不值得炫耀。因為,在這個光鮮排名後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和問題。從總量上看,中國大陸金融資産僅佔全球金融資産總量的5.9%,而同期GDP佔全球總量的11.4%,金融資産全球佔比遠遠低於經濟總量佔比,折射出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
  從人均來看,中國大陸人均金融資産與更為發達的新興地區存在着明顯差距。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人均財富4720歐元,在全球排名第三十八位,明顯低於馬來西亞的7810歐元、韓國的19180歐元以及中國台灣的65080歐元。特別是中國台灣人均財富是大陸的13.8倍。這個差距着實有點大。一方面説明中國大陸人均財富量增長並不快,另一方面説明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給個人以及家庭提供的金融投資工具和産品並不豐富,百姓金融投資渠道與發達國家以及新興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
  從金融資産增長看,中國大陸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更是望塵莫及。2012年全球個人家庭的總資産增長了8.1%,這是6年以來最強勁增長。主要因素是股票市場的積極走勢——以證券形式持有的資産增加了10.4%。這使得全球金融資産總額上升至111萬億歐元的創紀錄水平。眾所周知,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A股一蹶不振,與美國股市不斷創新高相比跌跌不休。中國大陸大部分投資者特別是個人投資者被A股市場套住了,資産進入股市後都變成縮水的金融資産了。
  更加不容樂觀的是,近年來個人負債增長已經超過了資産增長。據悉,在過去的12年裏,亞洲(除日本)家庭負債平均每年以12.7%的速度增長。負債的平均年增長率已經從2003年至2007年期間的12.3%增加到2008年至2012年期間的15.8%。中國大陸個人負債近年來一直迅速增長,於2012-2013年度升幅達20%,高出亞洲平均值近5個百分點。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脫韁野馬一樣放任暴漲的房價使得大多數百姓背負鉅額貸款或者其他負債。許多家庭剔除按揭貸款後金融資産呈現負值或凈資産值很低。
  因此,不能乍一看“中國金融資産亞洲第二”的標題就忘乎所以,就被這個噱頭所蒙蔽。而應該細細分析咀嚼背後更加詳細的數據,才能真真切切看到背後的問題和差距,克服盲目樂觀情緒。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盤活存量金融資産 資産證券化漸行漸近 2013-07-12
外匯局:3月底中國對外金融資産53632億美元 2013-06-27
朦朧的預算與國有金融資産的收益 2013-05-08
心理因素驅動金融資産價格變化 2013-04-22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亟待轉型 2013-03-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