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預期是跟風買房的罪魁禍首
2013-09-23   作者:馮海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今年中秋節前後,北京、昆明、南京等地舉辦了房展會,從報道來看,這些房展會都異常火爆。在南京房展會現場出現了不少怪象,比如有人“溜螃蟹”以抗議高房價。此外,還出現一些值得思考的怪象:有人明明不缺房,也要跟風買一套;有人明明不能買,還在挖空心思弄資格,這類現象被稱為“中國式買房”。
  要説“中國式買房”怪像是今日才出現,顯然難以令人信服。實際上,伴隨着房價持續上漲和多輪宏觀調控,“中國式買房”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三點:多輪宏觀調控始終沒有改變市場預期;收入分配不合理導致財富向少數購房人集中;居民投資渠道有限導致房産成為當下最大的投資品。
  有媒體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中央將房地産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算起,宏觀調控已經10年,與房地産直接相關的宏觀政策達到43次,而房價則上漲了10倍多。不管房價上漲的原因是土地財政推動、貨幣投放過多還是保障房太少,總之,宏觀調控沒有成功制約房價,所以很多開發商和購房人都預期房價繼續上漲。
  因為預期房價還會繼續上漲,那麼,非剛需人群看到房展會異常火爆,就會加入到搶房大軍,即使有限購等政策限制非剛需人群買房,他們也會想方設法鑽政策漏洞。也就是説,“中國式買房”的罪魁禍首是房價上漲預期沒有被管住,曾經的投資投機讓一些人獲利,就會繼續幻想從投資房産中獲利。
  從中國人均收入水平來説,根本沒有可能支撐房價上漲,但現實是房價持續上漲。原因就在於,社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這些人可以隨時買房。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高收入者推動房價上漲的根源在於收入分配不合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國人均收入不及發達國家十分之一,但一線城市房價卻超過了紐約和倫敦。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連續三個月突破43萬億元。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均儲蓄最多的國家。假如有錢人不投資房産,恐怕今天的居民儲蓄餘額遠遠不止43萬億元。
  “中國式買房”也製造了“日光盤”等現象,從表面上看是中國人喜歡跟風、扎堆、搶購,深層原因在於房價失控、收入不合理、投資無門。有專家稱“樓市盛極而衰其實並不遙遠”。但這樣的預言能否實現,何時實現,還是一個未知數。因為多年前就有類似預言,但遲遲沒有實現,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今天仍然在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最近在內地拋售410億元物業,輿論普遍的解讀是,此舉暗示樓市快要見頂。地産大腕王石最近在談到李嘉誠拋售三地資産時也指出,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李嘉誠拋售內地物業是不是樓市危機之前的信號,同樣也有待證實。希望有關方面把李嘉誠的舉動看成是一種預警,而參與“中國式買房”的購房人也該醒一醒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鄭州購房限購令升級:未滿20歲單身暫停買房 2013-09-02
到歐洲買房已處於謹慎樂觀期 2013-08-26
上海:月薪低於9250元如何買房 2013-08-24
北京二手房均價逼近三萬 托關係買房現象重現 2013-08-10
濟州島買房換綠卡 豪宅易買難養 2013-08-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