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借殼上市滋生內幕交易
2013-09-06   作者:熊錦秋(資深經濟研究工作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因賣殼長城影視連續11個交易日漲停的江蘇宏寶成為8月A股市場最大的亮點,近日,有第三方機構質疑其涉嫌內幕交易。筆者認為,江蘇宏寶資産重組停牌公告前後,隱現內幕交易疑雲。
  按江蘇宏寶一季報,蝶彩1號並未進入前十大股東名單,説明此時其所持有的江蘇宏寶應該低於36萬股(第十大股東持股數量);但到6月30日持股數量增加到250萬股,因江蘇宏寶於5月14日停牌,8月9日復牌,所以最起碼有214萬股是在停牌前一個多月時間買入,非常神奇。此外,十大股東中,有五位自然人股東,也存在類似的神奇現象。
  按《深交所股票交易規則》,在對股價有重大影響的信息披露之前大量買入,屬於異常交易行為,顯然,這些“股神們”的大量買入行為屬於異常交易行為。而這些異常交易行為也必然引發股價異動。4月25日,中小板指數下跌1.98%,然而當日江蘇宏寶逆市大漲3.5%,成交量急速放大一倍多;4月26日,中小板指數下跌2.02%,而江蘇宏寶依然逆市大漲3.76%。尤其到了5月9日、10日,成交量更大,分別成交678.34萬股、664.6萬股。
  據報道,蝶彩1號的實際管理人並非德邦證券,其投資運作的真正控制人為該集合理財産品的研究顧問——蝶彩資産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其背後有謝風華、安雪梅夫婦的身影;謝、安二人均因內幕交易於2012年1月6日被上海浦東人民法院判刑並處以鉅額罰款。目前蝶彩1號涉嫌內幕交易一事,已被上海證監局所關注。
  從這個案例,筆者認為有兩點啟示:
  首先,應該完善股東持股信息披露制度。當前投資者除了普通賬戶持股外,還可通過信用賬戶、資産管理産品、傘形信託等方式持股。目前對信用賬戶持股的信息披露已經引起有關方面重視,比如上交所5月份發布《融資融券、轉融通相關信息披露規範要求》(徵求意見稿),其中將信用賬戶持股的信息披露也納入進來。
  不過,目前對資産管理産品等方式持股的信息披露,還沒有相關規定。參與蝶彩1號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為11戶,累計凈參與金額為9020萬元,這其中到底有沒有內幕信息知情人或利益關聯方,外界一無所知。為此需要有關方面專門規定,要將投資者通過各種方式投資股票的情況全部摸透,不能留下任何死角,如此才能發揮社會輿論對有關方面的監督約束。
  其次,借殼上市應該嚴加規範甚至徹底禁絕。借殼上市的審核過程不太透明、不如IPO嚴格,所注入的資産質量難以確保。尤其借殼上市容易滋生內幕交易,儘管有關部門試圖將股票異常交易監管與重大資産重組行政許可挂鉤,但其中的內幕交易再怎麼查很多是難以發覺和查處的;而且,只要不是重要主體進行內幕交易,其他內幕交易情況下資産重組仍然可能繼續下去,而不會被證監會終止審核,此制度對借殼上市約束力較為有限。
  資本玩家對借殼上市有了新的欺詐玩法,那就是以重大資産重組為幌子,推動標的公司股價暴漲,然後趁高出貨或減持,最後宣布重大資産重組終止失敗。儘管上交所為此&&文件,要求上市公司由於終止重大資産而停牌的,需要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東、交易對方及其他內幕信息知情人進行自查並作出信息披露,但自查等規定的約束力顯然較低,對資本玩家虛假重組、趁高出貨的玩法,基本沒有什麼約束。
  借殼上市就是股價暴漲代名詞,由此投資者寧願買垃圾股以守殼待兔,也不願買藍籌股,劣幣驅逐良幣,上市公司越爛越是人人爭搶的臭豆腐,市場淪為垃圾市和炒殼市;而其中的內幕交易以及市場操縱,更是導致財富大轉移,散戶屢屢上當,為此建議對借殼上市予以規範甚至直接叫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不支持創業板借殼上市”要落到實處 2013-08-27
借殼上市更需透明公正 2013-08-19
A股市場應關閉借殼上市後門 2013-06-06
財神廟IPO:借殼上市惹爭議 耕地或變地産 2012-06-19
財神廟欲借殼上市遭“圍觀” ST長信重組或受阻 2012-06-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