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有了令人滿意的結果,這是A股市場公平制度建設的關鍵一步。
8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證監會認定光大證券的異常交易構成內幕交易、信息誤導、違反證券公司內控管理規定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投資者可索賠。
就高不就低的嚴厲處罰顯示了證監會近年來對內幕交易零容忍的決心,對信息與交易秩序的保護才是資本市場的基礎,該事件的處理證明,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決策層終於認識到了A股市場的核心,終於認識到了風險定價與信用定價的價值,中小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逐漸有了公平博弈的空間。
處罰是合理而適度的,當日上午由於程序錯誤造成的烏龍指事件沒有被認定為市場操縱行為,而此後利用信息不對等的一連串內幕對衝交易,才被認定為內幕交易、信息誤導。
值得首肯的是,處罰堅持了公平原則,不打擊市場創新行為。對當日上午、下午的交易依據性質不同分別處理,對內幕交易零容忍。對光大證券烏龍指的處理不會打擊目前機構普遍的高頻程序交易,高頻交易是全球資本與貨幣市場的發展方向。
8月16日上午光大證券在異常交易事件發生後,其交易員根據公司
《策略交易部管理制度》中關於“系統故障導致交易異常時應當進行對衝交易”的規則,開始賣空IF1309股指期貨合約,並向部門總經理楊劍波匯報,此為上午對衝行為。這一短時間內的自然行為沒有被認定為內幕交易。而到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光大證券賣出50ETF、180ETF基
金 以 及 賣
空IF1309、IF1312股指期貨合約,此為下午對衝行為。下午這部分對衝交易被證監會認定構成內幕交易。
當日上午的對衝行為是交易部門對衝風險的正常反應,並且交易所與監管部門沒有相關的規定。但到了下午,光大證券不及時披露詳情,利用信息不對稱對衝風險,還獲得了收益,這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內幕交易。高頻交易烏龍指事件沒有惡意,而內幕信息交易的惡意呼之欲出。
相比此前交易所做出的模糊且不公平的回答,證監會的回答十分清楚,對日後相關問題的處理路徑同樣十分清楚,在光大證券烏龍指經典案例的基礎上,現貨與期貨交易部門在烏龍指事件發生之後,可以形成明確而規範的處理程序:暫停交易,公開信息,正常交易,關注保證金,啟動熔斷機制。
嚴厲的處理提高了烏龍指事件的風險,各機構將更加重視內控風險,此後烏龍指的情況會減少。因為,發生烏龍指事件之後的代價是慘重的,他們必須及時向市場公告,一旦公告之後再進行風險對衝,成本將大幅上升,這樣的代價投資機構無法承受。
如光大烏龍指事件發生後,當日下午繼續買入期指空間對衝風險,但此時市場人士也將大量買入,一張闔約的價格有可能大幅上漲,很快上升6%到達熔斷價格,此時光大想買也難以買入,或者以極高的成本買入。光大證券的低風險對衝成本,事實上是利用內幕交易所構成的低成本,離開內幕交易的護佑,烏龍指事件風險將大幅上升。
光大證券還將付出慘重代價。證監會明確表態,投資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證監會的行政決定是投資者民事訴訟的敲門磚,幾億的賠償在所難免。由於光大證券已經有公告,在處理方案出來之前,暫時不賣出股票。而其股指期貨交易已經被限制開倉了,但未來可以妥善處理賣出,賣出對衝獲益部分剛好成為賠償基金。
光大證券遭劫,這是內部管理失控造成的,投行業務遭質疑,自營業務停止,沒有生財之源,光大證券何去何從?有人認為將被並購,考慮到光大證券的大股東身份,考慮到其他證券公司也需要刮骨療毒,重創重罰之後給予新生之路,恐怕是大勢所趨。
按照法理嚴懲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之後的內幕交易,為A股市場的上升奠定了一塊最厚實的公平制度之磚。一個個的案例將成就A股市場未來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