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防風險之名行壟斷之實
2013-08-26   作者:譚浩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譚浩俊

  在消費支付業務方面,到底是走壟斷之路還是走市場競爭之路,眼下,也正面臨着重要的抉擇。
  據報道,按照銀聯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今年年底前,非金融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以間聯或直聯模式接入銀聯網絡,商業銀行不再保留其與非金機構銀聯卡線下交易通道。明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
  目前“游離”於銀聯之外的第三方支付業務,也要納入銀聯的統一管理。更直接地説,銀聯將要一統消費支付業務的天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對此的反應是——壟斷,銀聯對此的回應是——風險防範。
  銀聯一統天下是否涉及壟斷,答案應當不難判別。而放開市場,讓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與消費者發生業務關係,是否一定會産生風險,需要客觀分析。
  隨着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確實出現了一些諸如偽卡欺詐、網絡欺詐、洗錢套現等方面的風險,使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但與第三方支付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相比,這些風險方面的問題顯然不足以成為銀聯一統天下的藉口。風險方面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等方式予以解決。
  如果讓銀聯一統天下,問題可能就不會那麼簡單,不僅風險可能繼續存在,壟斷帶來的新問題也會隨之而來。這些年來,因為銀行的壟斷,消費者吃的虧可不在少數,消費者權益受到傷害的事也不是一件兩件。
  不在第三方支付業務出現風險問題時,積極地想辦法、出主意加以規範與解決,而是首先想到如何一統天下,將各種支付權歸銀聯所有,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不是市場經濟下政府職能部門和相關權益保護機構、行業協會應當作出的姿態。
  消費者之所以選擇第三方支付業務,而不通過銀聯,也不是消費者不知道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風險和陷阱,而是因為銀聯沒有能夠給消費者提供真正方便的服務,依仗壟斷的特殊地位,迫使消費者接受銀聯的服務,接受銀聯的各種收費。
  如果銀聯的服務能夠直通消費者所需要的各個角落,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消費者自然會選擇被銀聯認為的風險最小的“統一”服務。既然銀聯沒有辦法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又憑什麼要求消費者必須接受銀聯的“服務”呢?又憑什麼要求第三方支付業務也納入到銀聯的統一管理呢?
  假如第三方支付業務無利可圖,銀聯也會“招安”嗎?也會要求第三方支付業務全部納入到銀聯統一管理嗎?
  有專家認為,由銀聯統一管理後,可能在收費方面比直接放開市場對消費者更加有利。問題是,銀聯一統天下以後,第三方支付公司還會有創新慾望和提高服務水平的內在動力嗎?按照銀聯目前的架構,有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嗎?如此的一統天下,除了壟斷和自身利益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方面的理由呢?
  如果銀聯真的是出於對消費者利益的考慮,真的是為了防範風險。那麼,就應當在如何制定規則、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強化檢查等方面下工夫,與其他職能部門一道,構築一道嚴密的防火墻。同時,進一步強化服務功能,加大創新力度,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如果銀聯的服務水平、收費標準、創新能力超過第三方支付公司了,消費者自然會棄第三方支付業務而轉投銀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33家銀行銀聯卡ATM機可跨行轉賬 2013-05-22
銀聯卡英全境ATM及知名商戶可用 2012-08-08
旅游主題銀聯卡 2012-07-20
境外旅游刷卡:非美元區刷銀聯卡 2012-04-09
春節期間銀聯卡跨行交易破千億 2012-01-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