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應防範高頻交易危害
2013-08-22   作者:熊錦秋(資深經濟研究工作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光大證券自營盤導致烏龍指事件,當天所做ETF套利操作屬於高頻交易,這提醒人們要嚴密防範高頻交易的危害。
  ETF套利有兩種,無論是哪一種,套利完成後所獲得的資金,當天可以循環使用,從而形成ETF的T+0套利機制。
  當然,要判斷ETF二級市場與股市之間是否有套利空間,靠人工識別效率太低,即使算出來了,交易機會也是稍縱即逝,這就需要依賴電腦高頻交易系統協助完成;只要事先編好程序,讓交易在一定的條件下觸發,就可由計算機自動套利。目前,由於A股市場實行T+1,買進就不能賣出,因此如果不依靠ETF,僅在股市是無法實現高頻交易循環套利的。有些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實行T+0,因此即使不依靠ETF,在股市也可循環進行高頻交易套利操作,但由此産生的弊端也讓監管者頭疼,並引發廣泛爭論。
  巴菲特曾説,高頻交易是“合法的搶先交易”。電腦閃電指令大部分都是小份額的執行或取消指令,用以探測出買家的限價和交易意願,並搶在其他投資者之前完成交易賺取價差,這樣高頻交易就可能産生無法檢測和定義的市場操縱方法。
  高頻交易對市場最大的危害,無疑是價值投資觀念的邊緣化。目前高頻交易速度提高到毫秒甚至微秒級別,據稱國外某高頻交易公司最長的持股時間是11秒,高頻交易商只關注捕捉每日市場定價失靈機會以及超級套利機會,無論股票基本面如何,只要有交易機會就參與,基本都是當日平倉,不留倉過夜,這使得基於上市公司業績作為投資參考的投資策略,逐漸被邊緣化。
  有人鼓吹高頻交易可以為市場帶來充足流動性,這種説法也站不住腳。因為,只有將高頻交易電腦程序啟動,才會帶來流動性,而往往在市場最急需要流動性的時候,高頻交易電腦程序或許反而不啟動了。
  面對高頻交易的負面效應,2012年9月歐盟經濟委員會以4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優勢,一致通過對商品及債券市場上高頻交易進行限制。今年2月14日歐盟委員會正式通過並推出了金融交易稅,決定從2014年1月開始,對股票、債券、基金份額等徵收0.1%的稅率,劍指高頻交易,交易越多、徵稅越多。而最近加拿大有人計劃成立新的股票交易所,新交易所將限制受爭議的高頻交易,旨在為那些自認為受高頻交易之害的投資者服務。
  之前,一些國家的高頻交易快速發展,現在開始出現嚴加限制趨勢。目前A股市場的高頻交易還沒有怎麼發展,即使有也主要局限於在ETF與股市之間等跨市場套利。有人認為,應該加快券商創新,以迎接國外同行挑戰,筆者認為,如果國內機構要赴境外與國際機構博弈,無疑是要補上這一課,但僅就A股市場而言,高頻交易最好還是不要興起蔓延,弊遠大於利。
  筆者有兩點建議:首先是印花稅不能取消。券商通過自己的通道自營跨市場高頻交易套利業務,在股市的交易費用其實就幾乎只有印花稅,將印花稅取消,股市幾乎沒有交易成本,這與歐盟推出金融交易稅限制高頻交易的國際大趨勢剛好背道而馳。其次是股市不要盲目推行T+0。股市一旦T+0,機構高頻交易就不僅限於跨市場套利了,股市普通投資者就成為高頻交易直接套利對象,在千瘡百孔的股市只會放大散戶風險,股市也可能更加遠離實體經濟;而且,這將推動股市高頻交易套利電腦系統的 “軍備競賽”,市場發展將越來越步入歧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A股市場上演“公地悲劇” 2013-07-12
A股市場需要一場徹底的"革命" 2013-07-04
沒有釜底抽薪式改革 A股市場就沒有未來 2013-07-04
A股市場應着重投資功能 2013-06-28
美國成長股帶給A股市場的啟示 2013-06-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